一、如何看待企业的中心工作(一)确立企业宗旨,并且不断加以实践、完善和坚持。企业讲战略比较多,其实宗旨是第一位的。宗旨是确定战略的思考点。企业有什么样的战略,首先取决于有什么样的宗旨,也就是说这个企业存在于社会的理由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存在?同时,企业宗旨也是战略决策的依据。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最终是由宗旨决定的。宗旨是前进的动力,做企业始终要保证有一个不断向前的动力。宗旨也是团结企业所有员工的一个凝聚点。企业宗旨的提出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刚刚发源,需要明确一个方向;二是企业处于困难时期,需要转型。这个时期确立一个明确的带有先进性的企业宗旨,是决定企业能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企业宗旨不是说制定一个简单的口号放在一边,而是需要不断实践、完善,特别是坚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常会面临很多诱惑。能否经得住诱惑,始终坚持既定的方针,十分重要。因此,宗旨的确立与实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二)在模仿的基础上,用创新的观点确立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明确企业做什么、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后,接下来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保证它的存在,即商业模式问题。商业模式如何确立?第一是要模仿。中国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已经走过了一二百年的历程,我国现有的商业模式其实在国外都可以找到原版。模仿是必要的,不能拒绝学习。如果我们不去模仿,辛辛苦苦地闭门造车,就会花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走弯路。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况与国外毕竟是有很多差别的,所以在模仿的基础上要加以创新。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比较漫长的阶段,它也是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三)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确立了企业存在的理由,找到了企业存在的方法,下一步就是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四)以相同的价值观和整体优化的原则建立和维护核心团队。有了宗旨、规模和战略,关键的问题就是建立核心团队即班子。班子的建立要坚持“相同价值观”和“整体优化”的原则,注重实施并加以维护。如果班子的价值观不一致,班子的团结和凝聚就没有前提。只有价值观基本一致,班子的团结、凝聚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整体优化、优势互补的原则,单个并不一定是最优,但合起来应该是最好的。(五)聚集、训练一支与公司需要相适应的员工队伍。企业必须有员工来做事,员工队伍关键是要与企业的需要相适应。现在我们经常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其实高素质是相对的,关键是看你做什么事。不是很高的学历、很高的修养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因为企业有一个成本问题。企业如果招了很多一流员工,结果只做三流的事,实际上是失败了。关键是通过训练,培养一支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员工队伍,关键是合适。(六)在体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和完善具有竞争力的公司制度体系。公司的理念、文化,日常的运作都应该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在制定制度时,公平、正义是基础,只有体现了公平与正义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氛围。竞争性也是必须考虑的,只有使我们企业在制度上具有比较优势,才能最终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二、新时期党对国有企业的要求新时期党对国有企业的中心要求,即国有企业党的工作如何开展已经做了深刻的描述,提出了明确的标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需要由国家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应该说,我们诚通集团属于在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出路就是通过改制、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这对我们的竞争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不是天然的一定会存在下去的,而是要通过优胜劣汰来检验我们是不是能继续存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股东会决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行使用人权,并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企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并同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机制相结合。中央和地方党委要加强和改进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班子的管理。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继续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创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
如何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做好党建工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