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年级学生喜欢写字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学一年级学生从写拼音、写数字而开始了学习祖国文字、书写祖国文字、运用祖国文字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一年级新生入学,语文的第一课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们都会进行一系列的学前教育,这时恰好也是写字学前教育的最好时机。在教学中结合语文课本中写字姿势的认识,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握笔方法。书中的图片,形象地告诉学生怎样坐好,怎样拿笔,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不可小看的。利用这个时机来强调:要想写好字,姿势要正确。这个教学环节还要渗透在每次提笔写字的时候。每次要提笔写字了,老师就要适时提醒“头正,肩平,背挺直”,“三个一,要做到——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老师在提醒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当一个小朋友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其他小朋友就会争着做好,希望老师也来点点自己的名。所以,适时的鼓励和表扬所形成的一种风气可以督促每个小朋友在写字的时候更好的做到“三个一”,而且也引领学生进入到一个静心静气的写字情境,为写好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潜移默化,无声引导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之一就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个别辅导时,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之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二、用心激励,培养兴趣一年级学生好动、自控能力差,而写字的过程又比较枯燥,这给写字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怎么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呢?一句话:培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讲故事、“比一比,展一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第一、讲故事。通过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兴趣,是练字教学的生动教材。其二,“比一比,展一展”,通过比赛,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及竞争意识。再次,办好作业展。从学生作业中,挑选出写得特别好的传递给全班同学看,作为全班学习的榜样,对学习有进步的同学也进行表扬、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你追我赶,以点促面的局面,使大多数同学把写字当成一种乐趣。此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三、抓好基础,严格要求从《识字一——1一去二三里》开始,学生们就步入到了真正书写祖国汉字的学习中了。《识字一》要会写的字分别是:一、二、三。这几个字笔画少,教学的重点仍然离不开强调书写时握笔与写字姿势的正确
让一年级学生喜欢写字热爱祖国文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