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会论文教师工会论文:
创新形式突出特色
2009年,新余市教育工会严格按照省教育工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周密安排农村中小学工会工作,创新形式,突出特色,作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农村中小学工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全市30个乡镇都建立健全了教育工会组织,配齐配强了工会干部队伍,与乡镇中学工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工会主席的地位更加明确,有的已经落实了副校级待遇,有的正在落实;工会经费基本到位,彻底消除了无人管事、无钱办事的状况。
农村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在农村学校,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活动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教育教学比赛空前活跃,群众性文体活动热情高涨。农村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教学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健康素质,均得到逐步提升。
教代会制度普遍建立。农村中小学普遍都能按照《新余市教代会工作规程》的要求,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推行校务公开,开展民主评议学校领导活动。教代会的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建设得到加强。
工会组织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农村中小学工会工作已经引起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工作有计划,活动有安排,教职工参与有热情。教工运动会、校际文体联谊会、走访慰问困难教师等工作由工会主持,学校民主管理、推行校务公开、师德师风教育等工作由工会牵头,工会组织正逐步成为教职工信赖的家。
以上成效的取得主要是因为采取了以下措施。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进一步健全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农村中小学工会工作“四个一”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部分帮扶学校,不断扩大“四个一”活动在农村中小学的覆盖面;市、县(区)教育工会和有关农村学校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创一流”的理念,层层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提出了工作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对调研中发现的经费不落实、人员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寻求市总工会、市教育局的支持,与县、区有关部门和领导协调,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突出重点,创新创特。新余市农村学校工会工作“四个一”活动,始终坚持以教工之家的建设为突破口。按照《新余市教工之家建设实施意见》和《新余市模范教工之家评估标准》的精神,对农村教工之家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同时,积极开展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教工之家建设“手拉手”活动,帮助农村学校规范工会工作和教代会制度,开好教代会,培训教师,建设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其中,突出抓好教代会制度建设。众所周知,教代会是党支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建立了党支部总体“导演”,行政“领衔”唱戏,工会“搭台”服务的教代会工作格局。同时还严格教代会工作规程,除对代表权利义务和产生程序、教代会职权、教代会召开的程序、组织制度和工作机构、提案的征集与落实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以外,还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确保按规程召开教代会,完成教代会任务,落实教代会职权,提高教代会质量,一方面要求县(区)教育工会每年对农村学校教代会进行评估,并上报评估结果;另一方面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学校进行抽查和指导。从检查结果看,全市农村学校教代会召开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
新余市教育工会和市教育局联合规定,各城区学校每学期至少有两门学科的名优教师到对口学校开展授课、听课、评课、讲座等支教工作,时间不少于4周;规定下
学校工会论文教师工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