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就实质而言,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在剥削阶级作为已经被消灭的社会主义时期,是个民族之间的团结。民族团结柱是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等、团结、和谐的56个民族。每一根民族团结柱代表着不同的民族柱身,正面刻画一对相应民族的青年男女,穿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歌舞相伴的情景。而背面是金色的各民族代表图案,如代表汉族的龙图案、代表回族的清真寺图案等。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有84辆车被烧毁。图为珠峰伟业商场前一辆被暴徒烧毁的车。,乌鲁木齐市的工作人员在清理被犯罪分子焚烧的汽车。2009年7月6日,乌鲁木齐市北湾街上停放着多辆被烧毁汽车近几年以来,极少数不法分子制造了“”和“”事件。这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给我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国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我国各族人民的情感造成极大伤害。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任何分裂祖国的主张,都会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活动,都会使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团结
民族团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