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区清水河旧城改造计划深圳市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前言“十三五”时期(XX-2020年),是党和国家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深圳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攻坚时期;也是罗湖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凤凰涅槃”,争当“四个全面”先行区,努力建成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的关键五年。《深圳市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依据中央、省、市总体部署和《中共罗湖区委关于制定罗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五年罗湖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第一篇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十二五”期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创新开路、质量至上”,全力建设“繁荣文明幸福的新罗湖”,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预定发展目标,为“十三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章“十二五”发展成就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初步核算,“十二五”期间,本地生产总值从XX年亿元提高到XX年亿元,年均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990美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亿元提高到亿元,年均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64亿元,年均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万元提高到万元,年均增长%。发展的“价值含量”和“绿色含量”显著提升。每平方公里产出GDP是全市平均水平倍;万元GDP水耗、电耗均为全市的2/3;综合能耗全市最低。“罗湖蝶变”步入快车道。梯次推进、多点开花、整体提速的城市更新格局形成。“十二五”期间,罗湖共有52个项目列入深圳市城市更新计划,总用地面积233万平方米;28个项目在建,总用地面积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其中产业面积280万平方米。五大更新片区全面突破。笋岗-清水河片区纳入全市十五大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建成项目6个,在建项目5个;水贝-布心、黄贝岭两个片区进入全面建设期。蔡屋围片区加紧完善专项规划,湖贝城市更新统筹片区开始拆迁谈判。优质产业空间“放量突破”态势增强了城区发展潜力和后劲。XX年,城市更新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建立了项目规划与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四个同步推进”机制。完成21个城市更新项目产业规划论证。深业泰富、富基大厦等新增产业空间吸引了15家大型企业、总部入驻,城市更新已成为助推总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XX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和%。金融、商贸物流、黄金珠宝、文化创意四大重点产业增加值亿元,占GDP比重%。互联网产业规模由XX年的130亿元增加到XX年565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从XX年的662亿元增长到XX年的2500亿元。全区电子商务企业达10495家,行业龙头一达通跻身全国一般贸易出口企业三强。实体消费、虚拟消费、服务消费“三管齐下”,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礼享罗湖”在全国首创区级微信公众账号,成为商圈、商家、消费者热捧的一站式移动消费服务平台。黄金珠宝业的辐射效应从国内走向国际,获评全国唯一“黄金珠宝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批发布“水贝·中台,以标准占领行业高点。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区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XX年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大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主要饮用水源深圳水库水质达标率100%。建成145公里绿道和13公里生态景观林,完成深南东路、滨河路等一批重点区域、主次干道和36座人行天桥立交桥的绿化及景观提升。增建38个社区公园,建成6691个WIFI热点。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轨道二期全面开通,轨道三期7、9号线罗湖段全线动工。丹平快速一期、红桂-晒布通道等工程顺利完成。完成了215个老旧住宅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垃圾不落地,罗湖更美丽”,全区特级保洁标准路面增加万平方米。城区公共文明指数稳步提升。率先建成开放式志愿者服务大厅,新增志愿者团队262支,志愿者总数万人。成功举办中国网球大奖赛、深圳水彩画双年展等国际文体盛事,“09剧场”、“罗雪儿”文化超市等成为文化新品牌。社会事业重大进步。“十二五”期间,新建、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7800个中小学学位。开展“校长公选”、“家委会直选”,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我区荣获了“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称号。XX年全区共有住院床位数5445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张,比XX年增加张。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加大财政投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全面实施药品“零加成”,试行“先诊疗后交
罗湖区清水河旧城改造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