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沈阳学校文化主题墙.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如何理解学校文化(一)当前理解上的误区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许多学校意识到学校文化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于是纷纷对其学校文化进行提炼。但是,在提炼学校文化的过程中,由于对学校文化的曲解或误解,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一是从文化的概念出发来理解学校文化。“文化”是什么,其本身就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述评:概念与定义》一书中,罗列的从1871-1951年80年间的文化定义就达164种,我国研究者韩民青在《文化论》中指出有近200种文化的定义,而郑金洲教授也收集了310余种文化定义。因此,从文化的概念出发来理解学校文化,首先面临的是对纠缠不休的文化概念的界定问题。其次,文化概念所对应的是宏大的人类生活,而学校文化是某一特定学校具体的文化事实,从文化的概念出发来理解从而提炼、表达学校文化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学校普遍意义上的表面文化,而非某一特定学校深层意义上的特质文化。二是依据组织文化的研究成果来推衍学校文化。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组织的活动,在企业界已有丰硕的成果。或许正因如此,有些教育工作者拓宽视野,从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为学校文化的分析和构建提供思路。这样做当然有助于我们理解、提炼和研究学校文化,但是直接将组织文化的理论移植到学校文化中,用组织文化的研究成果来推衍学校文化,恐怕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如人们经常采用将组织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文化结构模式来分析学校文化,然后又将三者进行细分,如将制度文化细分为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奖惩规定等,试图通过对各亚文化的研究来代替对学校整体文化的研究。我们且不说将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逻辑上存在问题,难道将这些细分后的各亚文化相加就等于我们所要提炼的学校文化吗?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细分后的亚文化能否统整出一所学校的核心文化?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在理解和提炼学校文化的时候不需要了解各种亚文化,而是认为,用组织文化的理论来推衍学校文化,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只见树木难见森林的后果。这两种思路往往能比较容易掌握学校文化的分析框架。但是其致命的弱点是:遮蔽了学校文化的现实状况,不能揭示学校文化的真正内核。我们现在的状况正如霍伊和米斯科尔在《教育管理》中所指出的,学校文化研究已经逐渐步入当前教育研究的中心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诸多研究更多的是采用解析性的、哲学思辨性的以及修辞学意义上的研究方式,而非经验性的研究方式。学校是一个很具体很复杂的地方,它虽然也是一个组织,但是有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特质。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当然需要理论上的思考、哲学上的思辨,但应该而且必须是直面学校的现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中挖掘,“在事实中考察文化”;而不应是从已有的各种本身就没有明确的文化定义抑或是从组织文化的研究成果出发。(二)学校文化应该是什么理解学校文化,必须首先思考“学校教育是什么”、“学校的本质是什么”、“学校的功能是什么”等关于学校本质的问题。如何理解学校的本质和功能,将决定我们在理解学校文化时是如何思维、如何展开的。其次,理解学校文化,必须处理好文化与文化现象的关系。学校文化现象是学校中可感知的表达与表征。如,仪式、符号、课程、语言、校门、教室、口号、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等等。而学校文化是其现象背后稳定的、

沈阳学校文化主题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