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贵州锦屏隆里古城旅游景点介绍.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贵州锦屏隆里古城旅游景点介绍隆里,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边沿,此城建在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唱汉戏、吟故事、玩龙灯是他们三大文化瑰宝,尤其玩龙灯,龙灯制作精巧,气势宏大,表演技巧高超,活灵活现,蜚声国内外。景点信息地址:贵州省锦屏县隆里村门票:15元交通: 1、在黎平汽车站乘黎平往敖市的班车,途中在隆里下车,车资6元。注意,黎平到敖市的车有经过隆里的,也有不经过隆里的,要问清楚了。也可以乘车到敖市后转乘敖市到隆里的车。 2、凯里到锦屏,,车程约4个小时,票价40元,锦屏到隆里有直达车,人满就走,车程约1小时,票价10元。住宿:隆里古城内民居可以住宿,每人大约20元。旅游小贴士特产隆里腌鱼、重阳酒、米花、炒米、麻叶等。景点地图隆里古城方位地图隆里古城游览示意图隆里古城游览线路景点相关资料夕阳草树,碧草映阶;寻常巷陌,古风犹存。走近隆里,便走进了古远淳朴的风俗画中。登上“龙标八景”之一的真武山远眺,隆里古城似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铺陈在一片开阔平坦的田原中,四周青山连绵逶迤,接天连地的绿色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古城以禹门峰为背景,以龙溪河水为镜,梳妆于山水之间,俯仰于天地之际,完美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群,笔直幽深四通八达的街巷,向世人传达出迷人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今一旦被人掀起面纱,便以其楚楚动人之神采让人惊叹的边陲古镇——明代军事城堡隆里古城。这里丰厚、斑斓的“多元一体”屯堡文化,在跨越了600多年的历史岁月后,犹如一颗镶嵌在贵州高原这个“文化千岛”上的璀璨明珠,闪射出迷人的光彩。隆里古城位于贵州东缘的锦屏县隆里所村,距锦屏县城45公里,省道锦黎通县油路绕城而过,往南21公里即是黎平机场。早在唐宋时,封建统治的神经末梢就伸进了这片边乡僻壤。到元朝至治七年(1322年)开始设置龙里蛮夷长官司。明太祖朱元璋立军卫法,“度天下要害之地,连郡县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有二人为百户所。”洪武十八年(1385年),楚王桢(朱元璋第六子)为镇压古州吴勉起义,调集江南九省官军,在隆里设千户所,同时兴建古城。自此至清末,隆里这一军政建置基本不变。清《龙标志略》称,古之隆里,“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这座由本地土著居民和外来屯军人员及其后裔共建的戍边重镇,规模之大,人烟之旺,由此可见一斑。现在,历尽沧桑的隆里古城,作为军事驻防单位的威严已不复存在。昔日边陲政治经济文化的小中心地位也在世事更叠中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作为一座古代集图腾、宗教、历史、现实于一体的典型城堡,仍完整地保存至今,这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极为鲜见的。城中规整而错落有致的古街、古楼、古宅、古庙、古祠、古碑、古桥,仍完整无损地向过往的人们讲述着过去的繁华和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理念。而今,古风古韵盎然的隆里古城,已被列为中国与挪威王国国际合作“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和贵州省重点建设的文化古村镇之一。抚去600多年的历史尘埃,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备受世人青睐。独特的建筑格局现存古城,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的作战需要,是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具有典型的政治、军事历史背景和很高的建筑、文化旅游价值。古城近似长方形,周长1500米,南北宽217米,东西长222米,占地面积48174平方米。城垣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永乐二年(1404年)修复,为泥土夯筑,天顺元年(1457年)用卵石框边,形成现有风貌。全城分东南西北四方城片,设东南西北四道城门,东门名“清阳”,南门名“正阳”,西门名“迎恩”,北门闭而不开,在东北角设一隐蔽便门供出入,另有地道通往城外。城门设置采用“勒马回头”式,明通暗塞,暗通明阻,虚实结合,暗设机巧。城门上都立有戍楼,架设炮台,康熙年间改为“鼓楼”祀神。城内设有环城路,环绕全城。城外挖有城壕,架有吊桥,而今城壕、护城河旧迹仍依稀可辨。城内街道以城中央千户所旧址为中心,往东、西、南各有一条大街直通城门,三条大街又分出六条巷道,街连巷,巷巷相通,往复回环,成为一体。这些街道全用鹅卵石铺成,街道两边均有排水沟。临街排列的“窨子屋”,墙基均为青石条砌成,并且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排水口直通天井,保持院子干燥,建筑十分讲究。更奇特的是,城中的大小街道交叉时,不是常见的“十”字形,而是“丁”字形。据当地人解释,古城先民因避讳“十”与“失”谐音,故在建城时大小街道都不以“十”字开通,而开“丁”字街,喻示丁发财旺,城池永固。城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当属历经劫难而得以幸存的“窨子屋”。房屋临街排列整齐,一色

贵州锦屏隆里古城旅游景点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2.67 MB
  • 时间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