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
1、目的/使用范围
为确保桥梁施工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特制本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桥梁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3、作业内容及程序
地基处理→基地换填→墩台制作施工→梁的制作施工→支座安装→明桥面和桥梁附属设施施工
一、(1)桥梁地基处理:
1. 基坑开挖前应按地质、水文资料和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范围、开挖坡度、支持方案、弃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观测,当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施工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基地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基地处理应清除岩面松碎石块、淤泥、苔藓,凿出新鲜岩面,表面应清洗干净,应将去倾斜岩面凿平或凿成台阶;
②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层基底成重面应修理平整,粘性土层基底整修时,应在天然状态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
③砌筑基础时,应在基础底面先铺一层5—10cm水泥砂浆
、坑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4. 基坑开挖方式和支护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
基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地质类别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1
土
±50
测量检查
2
石
+50
—200
(2)、基坑回填填料
,夯实应符合规定。
:
换填用砂应为中粗砂,有机质和泥量均不得大于5%;
碎石粒径不得大于10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
石灰等级不得小于Ⅲ级。
。
4填料比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
换填地基和顶部高程允许偏差为±50 mm。
二、墩台制作施工
(1)钢筋加工绑扎
、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并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
,施工单位应对钢筋隐蔽前的下列内容进行检查,形成施工记录。①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等②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和接头面积百分率等③预埋件的规格数量等;④钢筋保护层厚度。
,必须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工艺性能(冷弯)试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缝、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弯钩,,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②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
③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④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作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作135°或180°的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mm)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径尺寸
±5(桥梁±3)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2 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3 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20
柱、梁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接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
工程计算手册(桥梁工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