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掷滑翔机黄陂街小学陈巍教学内容:《小学科技制作好的》高年段(1)第三课《手掷滑翔机》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手掷滑翔机使学生初步感受空气动力学相关知识;2、学会看图、读图,锻炼动手能力;3、通过活动感受探究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态度。教学重点:制作和调试手掷滑翔机教学难点:机翼上反角的制作以及重心的调整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手掷滑翔机模型课时:1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多媒体播放滑翔机飞行视频,教师谈话导入。师:这架飞机并没有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为什么能在蓝天滑翔呢?(学生猜想)【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感受及质疑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师:这种滑翔机是通过有动力的飞机牵引爬升到一定的高度,再脱离转入滑翔的。大家想不想亲手制作一架滑翔机试试呢?一起来吧!(板书课题)二、介绍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多媒体演示1、滑翔机的组成:机翼、尾翼和机身2、制作用的材料:机翼和尾翼——吹塑纸或硬质纸,机身——吸管3、出示图纸,教师引导学生看懂图。(1)首先我们要注意图上出示的单位——毫米(2)然后观察机翼、尾翼和机身的形状及尺寸(长方形,机翼长200毫米宽35毫米;尾翼长120毫米,宽20毫米;机身总长220毫米)(3)图纸中虚线是要折的地方,实线是需要剪开或切开的部分,其中机身从左往右60毫米处切开35毫米的的切口用来插入机翼,从右往左20毫米处切开部分插入尾翼。4、学生将图纸画在吹塑纸上【设计意图】读懂制作图是进行制作的第一步,此环节教师需要详尽的介绍看图的基本方法及步骤,如长度单位、实线虚线的意义等。三、学生制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用刀安全)制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机身切口太大导致机翼、尾翼不能固定;2、没有折出上反角或垂直小翼;3、机翼和尾翼不对称;【设计意图】教师对于学生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必立即纠正,在调整与试飞环节里可以通过比较和尝试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四、调整与试飞1、师:大家的飞机都做好了,你认为它在空中应该怎么飞呢?2、教师示范投掷飞机,学生观察飞行轨迹。【设计意图】在学生调整之前通过设想和示范使学生建立一个目标,避免盲目的调整。3、投影出示调整记录,指导调整的方法。调整前飞行轨迹调整措施调整后飞行轨迹师:为了尽快调好飞机,我们可以来做个记录。大家也可以看看其他同学怎么调整的,多比较多观察,比一比谁的飞机调得最好。4、在教室里安排一个试飞区,让学生试飞。【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影响飞行的因素比较多如机头配重、机翼上反角角度大小、投掷角度和力度等,也不太明显。教师在指导中不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调整,而应重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飞行轨迹,分析现象的原因然后细微耐心的调整,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飞机的每
手掷滑翔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