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生长过程跟踪学习报告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报告册金针菇栽培实验学院: 系部: 姓名: 班级: 学号:指导老师: 金针菇栽培实验摘要:本文主要论述金针菇的定义,金针菇种植技术的主要种类,各类种植技术的过程、环境条件、注意事项。并完成金针菇的种植实验。关键词:金针菇真菌金针菇种植培养基正文: 一、金针菇概述: 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菇、构菌、毛柄金钱菌等。它属于伞菌目,蘑口科、金钱菌属。菌柄脆嫩,菌盖粘滑,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4%,为第四大食用菌。金针菇是木腐菌,能利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稻草、麦秸等。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维生素等。含有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还有预防高血压,治疗肝脏病,防癌抗癌之功能。具有营养和保健作用,属食用菌兼药用菌。金针菇主体可分为分菌丝体和子实体。菌丝体:灰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子实体:由菌盖、菌褶和菌柄等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幼小时淡黄色、球形或扁半球形,表面粘滑,直径2~8cm。空气较干燥及有光的条件下,菌盖颜色呈深黄色。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带奶油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生于菌盖中央,中空圆柱状,硬直或稍弯曲,长—15cm,直径~,等粗或上面较细,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下部为革质。柄上端呈白色,或淡黄色,基部暗褐色,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孢子生于菌褶子实体上,表面光滑,呈椭圆形,大小为5—7X3~4μm,孢子印白色。二、金针菇培养合适的环境及条件: 温度:金针菇是低温型食用菌。菌丝体在3~34℃范围内均能生长,而以22~26℃最适宜。金针菇的菌丝体耐低温能力很强,在-21℃时,经过138天,仍能存活;但菌丝不耐高温,温度超过34℃,菌丝便会死亡。金针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5~20℃,最适温度是8~14℃,气温超过20℃,很难形成子实体。下面我们再讲讲水分和湿度: 水分和湿度:金针菇主要是从培养料中获得水分,菌丝体在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空气相对湿度为40~60%。而子实体在生长阶段则要求高湿,空气相对湿度应达到第1页,共3页 80~95%,低于75%或高于95%,均不利于出菇。空气:金针菇是好气菌,但菌丝生长阶段耗氧少,且菌丝体能忍耐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故对氧气的要求不严格。但在子实体形成时,如缺乏新鲜空气会形成柄长,盖小的子实体。氮源:金针菇中的氮源主要由培养料中添加的麦麸、米糠、大豆粉、玉米粉等来提供。矿物质:金针菇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主要有钙、镁、磷、钾、硫等,它们通常是通过培养料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碳酸钙、硫酸镁等盐类供给的。在培养料中,还需要添加一些维生素如B1、B2等,以促进金针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至于它们所需的铁、锰、锌、铜、钼等微量元素,培养料中的含量,基本能满足需要,不需另加。光照:金针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在完全黑暗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但在子实体阶段需要散射光,而为了保证品质,我们常常只给予微弱的散射光或黑暗条件,以使菌盖、菌柄质嫩、色浅,形成优质商品菇。酸碱度:金针菇适于微酸性条件,菌丝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6。三、金针菇的生产: 金针菇的菌种及制备方法。菌种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菌种一般分三级,即母种、原种、栽培种。母种又叫一级种或试管种,多是由子实体组织分离得到的纯菌丝。简单地说,就是在无菌操作条件下,从子实体上取一小块菌肉,放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长出菌丝体,再由它经几次转管就得到许多试管种,这些试管种就叫母种。为了得到种性优良的菌种,大多数生产单位的母种都来源于科研单位或菌种站,而后再自行扩繁得到数量较多的母种。原种又叫二级种,是将母种转接到栽培料上培养得到的瓶装或袋装菌种。栽培种又叫三级种,是由原种进一步扩大转接到瓶装或袋装培养料中,繁殖得到的,它是用于大面积栽培的菌种。(一).母种的培养 ,即PotatoDextroseAgar ,依次对应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的英文, 是一种常用的培养基,宜培养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真菌. 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5~20 克、自来1000毫升、自然PH 配制步骤:其做法是先洗净去皮,再称取200g马铃薯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或者摇匀,冷却后贮存备用。第2页,共3页 ,从子实体上取一小块菌肉,放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长出菌丝体。 (二).原种的培养 :棉籽皮90%、麦麸8%、糖1%、碳酸钙1%、水适量配制步骤:先把白糖溶于水中,其它料按比例混合,兑水拌匀,使培养料含水量达
金针菇生长过程跟踪学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