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究性教学的几点感悟.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究性教学几点感悟【内容提要】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探究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尊重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相信学生能探究”的自信心。有效探究的关键是老师帮助学生恰当地确立“探索点”。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经验,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首先设计好有效的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解决“怎样探究”的问题。【关键词】探究性教学知识经验探索点探究活动教学观念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可见,老师的包办,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就不强烈、探究思维不活跃,个体生命力得不到充分焕发。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发挥他们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尊重学生的经验,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探究性教学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总是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因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课堂伊始首先要做的工作。但“问题”常常被教师包办代替。教师通常只考虑到知识在新知学习中的作用,没有意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已有知识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从已有数学思想方法中获得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如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问学生:看到这个长方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我想知道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我想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对于教师期望学生提出“怎样求它的面积”这个问题很少有学生会想到,因为这是未学的知识,即使在教师一再启发下勉强提出来,学生还是要问:干吗要求它的面积?求它的面积有什么用?如果设计下面的情境,问题就能自然地引出来,也能解决“为什么要学习它的面积”的疑问。篮球场图:学校要建一个水泥面的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工程造价是每平方米150元。学生自然会想到:篮球场的造价是多少元?进一步思考还会想到:只要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就能求出篮球场的工程造价是多少元。于是提出了“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然后转入问题的解决与探索中。可能有的教师会问: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吗?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经验:从学习乘法开始,学生就解答如“篮球队有12人,田径队人数是篮球队的3倍,田径队有多少人”这样的问题,多尝试以后就会建立起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即运用乘法计算的模型。一旦这个模型建立起来,就会成为解决新问题的经验,会随时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发挥作用。也正因如此,当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缺少条件时,缺少的条件就会成为问题被提出来。这样分析以后,我们就会清楚学生在解决“篮球场造价”时为什么会提出“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了。看来,一个好的情境必须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教师必须尊重儿童的已有经验。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学生能探究尊重儿童经验在学习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贯彻新的教育思

探究性教学的几点感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4156456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9-02-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