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铜烂铁打着玩——英国STOMP打击乐团■曹晨尘“我们致力于那些前所未见的事情。”“当你恣肆出节奏线,有些声音就成了前奏、主歌、展开部……”这是STOMP乐团网站首页上赫然标写着的两句话。这是一个打击乐类的乐团,但他们的作品又绝不仅仅局限于严肃的正规打击乐器和传统的纯粹节奏音乐。他们的乐器来自日常生活中五花八门的各种杂项物品,他们开掘出了这些物品在被以多种常规的和超常规的手法敲打和触碰时呈现出的声音作为音乐音色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让这些游离于狭义的严肃音乐之外(甚至也游离于一般的大众流行音乐之外)的声响元素,赫然成为心理直觉意义上的音乐前奏、主题、展开部、高潮、插部和尾声,成为同样富有声音感染力和运动表现力的完整的音乐作品。他们还将这些特殊的乐器(即平常的物件)与特定的生活场景甚至简单的情节结合起来,用丰富的动作及其所蕴含的想象力因素,点缀和串联起整个曲目的氛围,这也正应合了前面所说的,这是一种对于大多数乐迷来说前所未见的音乐活动模式。在当今这个比以往更加讲求商业化娱乐的时代,新奇的创意、新鲜的效果,往往能够成为获取受众注意力的资本,而这种吸引注意力的能力,又往往进一步成为利润的来源。STOMP如今取得的成绩,绝对与它独特的音乐活动模式有所关联。虽然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推断,在STOMP成名之前,乃至在其创立之前,必然也有人想到过以至于实践过这种使用杂物制造带有音乐意义的声响片段的活动,甚至在某些舞台演出或影视表演中也可能运用过一些这方面的音乐生成模式,但是不能否认STOMP将这种模式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包括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规模,以及作品所需的各方面演出技巧的难度。此外,我们当然也知道,如果只依靠单纯的求异思维,纵然能够迅速博得业界和受众的注意,要想能够长期持续运作和发展下去,也不是很容易的。在这个文化艺术多元频繁交流,新流派和新思想层出不穷的时代,为了求异而去求异,难度尽管可能比以前增加了一点,但毕竟还是拥有很大的拓荒空间,更何况多元交流的艺术生态更容易让创作者摆脱既有的作品设计范式的束缚,激发求异的灵感。那么,在众多的由求异而生成的新的模式中,究竟哪些将会是昙花一现,而哪些可以有机会长盛不衰,甚至历久弥新,成为其所属类型的艺术史上的一个标志和一座矿藏呢?显然,这种差异背后的因素很复杂,可以涉及到社会环境、商业运作和机缘巧合等诸多方面,但抛开这些不说,应该可以至少明确一条:耐久力的保有,在于其挖掘并合理地张扬和深化了为大量受众所共有的某些情感需求和欣赏渴望。进一步地,如果这种需求和渴望是在各民族各国家都较为普遍地存在的,那么,对应的艺术作品及其构思范式就向着全球流行的境界更近了一步。虽然现在如果说STOMP已经全球流行还显得有些夸大,但至少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数十个国家的乐迷和普通观众之中,其巡回演出已经涉足意大利、德国、波兰、希腊、澳大利亚、法国、智利、巴西、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巴林、以色列、南非、巴勒斯坦、阿根廷等地,现场观众已超过870万人次,属于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的音乐团体之一。当然他们也来到过中国大陆,2004年5月,他们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了多场演出,同样广受观众好评。有趣的是,或许可以说STOMP乐团的国别也不是唯一的。它成立于英国,也成名于英国,却又长期在美国进行运营和演出,而且在美国观众中颇有人气。S
曹晨尘破铜烂铁打着玩——英国STOMP打击乐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