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书《出师表》南阳武侯祠大殿左侧的碑廊里,镶嵌着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石刻。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岳飞书前后《出师表》石刻,石碑刻工精良,墨底白字,宛如手书,贯通长廊,颇为壮观,游人至此,无不留步观赏。目录1南阳书法艺术2岳飞书《出师表》南阳书法艺术南阳书法艺术悠久,早在西周及春秋时期已有相当成熟的文字,如桐柏出土的曾子伯盘(存28字),鄱伯匜(存17字),南阳出土的仲父簋(存44字),彭宇簠(存32字),这些青铜器上的篆体铭文已是相当精美的书法了。从出土的碑刻来看,汉代的南阳书法艺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李孟初碑、赵〖FJF〗?NCC36?〖FJJ〗碑、张景碑以及淮渎庙碑是隶书成熟期的典型。汉画中的许阿瞿墓志是由隶变楷过渡时期的一种书体。另外,清代南阳知府顾嘉蘅在南阳任职期间留下墨迹很多,尤其是武侯祠内对联文、字俱佳,颇受人称赞。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以及原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郭沫若,都曾给“武侯祠”、“诸葛草庐”题词,也成为南阳书法界的盛事。南阳历代的书法家很多,刘秀、乐广、宗炳、王鸿儒、张朝选、刘词青、吴资玉、贾云槎、孔照文、董作宾、李志敏、王学睿、邱始钟、张士均、张弢等在书法艺术上都有较高造诣。2岳飞书《出师表》 岳飞前出师表在南阳武侯祠大殿左侧的碑廊里,镶嵌着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前后《出师表》共1300余字,由21块小石碑组成,石碑刻工精良,墨底白字,宛如手书,贯通长廊,颇为壮观,游人至此,无不留步观赏。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岳飞书前后《出师表》石刻。《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出师北伐时上奏给后主刘禅的陈事文书,文章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矢志收复中原的抱负。那么,岳飞是怎样留下这两表的呢?他自己写有跋语:“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跋语的意思是说: [1]在公元1138年,也就是南宋绍兴八年八月十五的前一天,岳飞领兵路过河南南阳,到南阳武侯祠拜谒了诸葛亮,适逢天阴下雨,就在祠内住了下来。入夜之后,秉烛殿内,观看前代贤士留在壁间的赞颂诸葛亮的诗词和文章,以及前后出师
岳飞书《出师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