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浣溪沙纳兰容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浣溪沙纳兰性德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注释画屏:绘有彩画的屏风。落梅:古代羌族乐曲名,又名《梅花落》,以横笛吹奏。月胧明:指月色朦胧,不甚分明。作品赏析:本词运用了老套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手法,但景清情切,颇令人动容。就如同面对同样的材料,高明的厨师和平庸的厨师却能做出天壤之别的两种味道来。纳兰显然是前者。上阕通过“残雪”、“凝辉”、“落梅”、“三更”、“月胧明”等字句,营造出了一种既清且冷,既孤且单的意境,大有屈原“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而这种感觉大抵只能给人带来痛苦和茫然。接着他便抛出“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的问句,这是容若因笛曲起意,自伤身世的哀叹。由词意看来,更应该是灵犀暗生的独自感慨,而不是朋友间当面的对谈倾诉。所以说,这个“君”指的是容若自己。当一个人倦了,累了,苦了,伤了的时候,便不禁会忍不住地自言自语,自怨自艾,自问自答,何况是纳兰这样的至情至性之人呢?本来词句至此,已令读者唏嘘不已,谁知下一句“断肠声里忆平生”更是点睛之笔,短短七字,不禁令人潸然泪下···见惯了哀而不伤,隐而不发,反而更容易被这样痛彻心扉的凄绝之美打动。闭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容若在那一片断肠声里,落泪伤神。翻译:残雪凝辉让温暖的画屏变得冰冷。梅花随凉风飘落,忧伤的笛声传来,已是寂寞黄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象朦胧起来。(世人皆醉我独醒)我,世间哀愁的过客,身世凄凉。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泪流满面?(你此指容若本人,自言自语)痛彻心扉地哭泣,在断肠声里,回忆自己凄凉的一生。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清初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出身满洲贵族。他的父亲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第二次参加考试才考中进士。由于他是八旗子弟,上代又与皇室沾亲,所以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又晋升为一等侍卫。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乱后逢村叟杜荀鹤经乱衰翁居破村⑴,村中何事不伤魂⑵。因供寨木无桑柘⑶,为著乡兵绝子孙⑷。还似平宁征赋税⑸,未尝州县略安存⑹。至今鸡犬皆星散⑺,日落前山独倚门⑻。注释:⑴经乱:经过战乱。此句一作“八十老翁住坡村”。⑵伤魂:伤心。此句一作“村中牢落不堪论”。⑶寨木:修建军队营寨用的木头。⑷著:一作“点”,点派,征集。乡兵:地方武装。⑸平宁:太平安宁的年头。⑹未尝:不曾。略:稍微。安存:安抚体恤。⑺星散:像空中的星星般分散消失,不知去向。⑻独:一作“哭”。译文:经历了多次战乱的老翁住在一个破败的村庄里,这村子中事事都叫人伤心。因为修建军队营寨,村中的桑树和柘树都被砍光了。因为组建乡兵,村中的青壮年都战死沙场,老头儿都断绝了子孙。在这种时候,官府的赋税却一点儿不能少,还像太平无事的年成一样征收。不但本乡如此,其他州县也未曾有过安抚体恤。现在连鸡犬都星散而不知去向,只剩下老人在日落时孤零零地倚着柴门叹息。鉴赏:“乱后”,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失败后,军阀连年混战,兵戈不息。在这个诗人叹息“四面烟尘少无处,不知吾土自如何”(杜荀鹤《将入关安陆遇兵寇》)的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受尽各路军阀无耻的搜刮盘剥,还要遭受

浣溪沙纳兰容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99215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