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学目的知识: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二者的转化;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的关系与区别。 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重点难点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综合启发式。 教学用具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药匙。药品:食盐、硝酸钾、氢氧化钙。 其它:火柴、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组织教学】【提问】?溶液由什么组成? ?什么叫溶剂?回忆旧知识,回答定义并举例。以旧带新,便于知识的迁移。【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以旧带新,便于知识的迁移。【实验7-2】10亳升水+食盐,振荡至不溶解,10亳升水+硝酸钾,振荡至不溶解。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提问】以上实验的条件是什么? 所加食盐是否全部溶解?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讨论得出温度一定,溶剂量一定时,溶质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使学生从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溶解性,认识只要条件一定,物质不会无限溶解。【讲解】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根据溶质是否能够继续溶解把溶液分成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思考讲解的内容。引入新课,明确学习目的。【板书】§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定义)不饱和溶液:(定义)讨论初步得出定义,然后阅读教材P·132第四自然段,分析概念要点,完善定义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及阅读能力,初步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提问】??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确定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归纳板书】二、确定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记录并理解其内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独立思考,积极回答。运用所学知识,巩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提问】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中,为什么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当两个条件改变其中之一会怎样呢?思考并分小组讨论。设疑,激发学习兴趣。【实验7-3】给实验7-2中有剩余硝酸钾固体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加热。观察溶液中固体硝酸钾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提问】溶液中有什么变化?此时溶液是否饱和?为什么?回答:经加热剩余硝酸钾继续溶解,溶液由室温下的饱和转化成升高温度后的不饱和。巩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归纳】给上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加溶剂时,溶液由饱和转化成不饱和,可见,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溶液的饱和与否才有确定的意义。与教师共同分析、归纳。培养分析问题和推理的能力,引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板书】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提问】如何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讨论后回答。设疑,激发兴趣。【实验】给实验7-3中热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温。【提问】溶液中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方法可使硝酸钾的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9-0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