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四十四条15号院生命的黑洞.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四十四条15号被封,非典带来家变中房小院,周围小饭馆、小商铺林立,过了马路再拐个弯,就是东直门医院,距离不过两百来米。午后一点,记者走进东四十四条胡同,一切平常又平淡。就在记者挨个端详门牌,找到15号的时候,从里面走出两个人,我认出其中一位,就是这里的主人,杨志霞。10年前,那个慌乱的春天,她位于此处的家,成为北京第一个因非典被封的民宅。四目相对之时,她便知道了记者的来意。“一上午没有吃东西,我们去旁边饺子馆边吃边聊吧。”杨志霞干净利索,她旁边的中年妇女挽着她的胳膊,一声不吭,脸色也黯淡一些。“这是我弟媳,我俩都是非典后遗症患者,重度抑郁,我是严重的骨坏死,她是严重的肺纤维化,爱人都没了,我俩在精神上能互相抚慰一下。”杨志霞平静地讲了10年前的遭遇。“我父亲有慢性病,每年4月份都要去东直门医院输液,我清楚地记得,2003年4月5日我们去的医院,输了5天液后,同去陪护的老母亲也病了。4月17日我们全家都住院了,之后我们院子又接连出了三个非典病人。东城卫生局和东城区委紧急开会,没想到我们全家住院后,院子里的邻居还出非典,于是采取了紧急措施,封了这个小院。”事后她才知道早在3月28日,东直门医院就确认了一位非典病人,可是谁也没想到,他们全家都会被传染。“北京是19日公开了疫情,我妈21日就死了,到5月3日,我爸、我爱人、我弟,也都没了,我连他们最后一眼都没有见。惟一庆幸的是,儿子和小侄女当时上学住校,没被感染。”“我们都是孤儿寡母,以后谁来管我们呀?”杨志霞的弟媳插了一句。弟媳的担忧不是没道理,杨志霞说弟弟是家中老小,在交通队当科长,处在事业上升期,小侄女是孙辈中惟一的女孩儿,全家都无比宠爱,弟媳很少操心,可以说“不顶事儿”,“可就是十几天的时间,孩子她爸没了,女儿那时才13岁,对她来说天都塌了,一下子就崩溃了。出院后,弟媳根本不理我们,见了我们就骂,她觉得是我们家造成了她孤儿寡母和家破人亡的现状。其实因为打击太大,她的心理已经不正常了。”弟媳听到这里,笑了一下,然后俩人一起沉默。非典的特殊在于具有家族性,一家多亡和多残的情况居多。她和弟媳,哥哥嫂子全是残疾,或是提前病退,或是已经下岗。骨坏死、重度抑郁,我们苟延残喘如果不仔细观察,看不出杨志霞是个病人,但是她端起碗的那份吃力,还是暴露了她的情况。“2003年6月12日我出院,8月12日就去上班了,到年底,腿疼得不行,查出双腿是股骨头坏死,2004年8月,胳膊又疼得没办法,根本抬不起来,结果可想而知,双胳膊骨坏死,我是病人里面,第一例双胳膊坏死的。四大关节都不行了。”用她弟媳的话形容,那种疼是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越到冬天越厉害,“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就去医院治疗一下”。望京医院是北京治疗非典后骨坏死等后遗症的定点医院,但因为他们属于慢性病,要考虑医院的承受力,春节前后空床相对多时,才是他们集中住院的时候。住院不花钱,钙片、膏药、烤电、针灸、输液,都不用花钱,但这些都是缓解,真正有实质性效果的是置换。“并不是因为免费,大家都争着去,股骨头的置换从实验室数据来看就能保20年左右,人一生最多置换两次,年轻人尽量不考虑,因为换一次锯一截腿,以后也可能会瘫痪,所以我们都尽量扛着,到六七十岁不行了,换一次,以后如果瘫了,也就认了。”杨志霞的弟媳更为极端,她几乎不去医院,开药都是杨志霞代劳

东四十四条15号院生命的黑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yuedoc2018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