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吴贻芳、杨荫榆介绍.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吴贻芳、杨荫榆介绍
俞庆棠
俞庆棠,女,字凤岐,祖籍江苏太仓,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生于上海,民国11年(1922年)4月,与唐文治长子唐庆治结婚,后定居无锡。
宣统三年(1911年)在上海务本女学读书,参加妇女协赞会,从事妇女工作。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求学时,为学生会主席。五四运动中,带领同学游行演讲,演剧募捐,并创办平民夜校,认为“唤起民众,实为当务之急”。后被选为上海学联代表,出席全会议。
民国8 年秋留学美国,进台来佛亚女子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研读。
民国11年,俞庆棠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归国后,在私立无锡中学等校任教。后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民国16年任第四中山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教授兼扩充教育处处长,提出大力推行民众教育的主张。
民国17 年3月,在苏州创办中央大学区民众教育学校,兼任校长。下半年,该校迁至无锡,改名为江苏省立民众教育学院,并增设劳农学院。后两院合并,改名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俞庆棠改任教授兼研究实验部主任。她坚持学做结合、走向社会、结合工农的办学方针,在无锡城郊黄巷、丽新路、江阴巷、高长岸、南门、汉昌路、惠北、北夏等地区创设民众教育馆和实验区,并校订《民众读本》,主编《教育与民众》月刊以及《申报》“农村生活丛谈”专栏。
民国21年12月,她发起成立中国社会教育社,被选为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创设河南洛阳、广东花县两个实验区。翌年赴丹麦等欧洲7国考察成人补习教育。回国后,以更大的热情致力于民众教育,被誉为“民众教育的保姆”。民国24年起,主编《民众抗日救国读本》,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俞庆棠偕同教育学院师生迁校桂林。后只身到汉口,参加难童保育与妇女救济工作。民国27年8月,先后在四川松潘、乐山创办纺织、蚕丝实验区。
民国28 年3 月,她由重庆回到上海,先后在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和震旦女大等校任教。
同时为女青年会编写民众课本,由世界书局出版,稿费全部捐作社会救济。抗战胜利后,担任上海市教育局社会教育处处长,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先后兴办108所市立民众学校,并亲自担任上海实验民众学校校长。民国36 年担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翌年又任联合国远东基本教育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同年10月赴美国考察教育。
1949 年5月她应邀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并参加开国大典。会后,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她,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她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由于辛劳过度,不幸于1949年12月4日晚患脑溢血逝世,终年52岁。著有《民众教育》一书。译著有杜威《思维与教学》(与人合译)等。
吴贻芳
1893年1月26日,吴贻芳生于湖北武昌。
1904年,和姐姐一起入杭州弘道女子学堂
1906年,在姨父陈叔通支持下入读上海启明女子学校,后又转至苏州景海女子学堂。
1909年,父亲被上司诬陷跳江自杀,随后哥哥、母亲、姐姐先后去世,一月之中失去四位亲人姨父将吴贻芳接到自己家中。
1914年,吴贻芳随姨父迁居北京。在姨父的推荐下,她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该校的附属小学担任英文教员。
1916年,吴贻芳被美籍教师诺玛丽推荐,作为特别插班生在金陵女子大学学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贻芳组织同学打着校旗,手

中国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吴贻芳、杨荫榆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oy_00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