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技术(一)
1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概述
传统调度集中是利用遥信和远动技术实现行车调度远程集中控制的,是铁路运输生产指挥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传统调度集中具有减员增效的显著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因此在世界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调度集中系统通常为中心系统、通信系统和车站系统3层结构,大多采用集中控制方式。通信系统通常有多种构成形式,如树形、共享总线、环形、点至点互连、星形等,最常用的是环形和星形结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列车运行的监视及列车进路的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调度集中系统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已从最初单纯的人工远程控制逐步发展到集列车运营治理和控制为一体的综合调度系统。技术手段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治理的信息化、指挥的智能化及控制的自动化。我国调度集中系统应用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
,仍需车站值班员办理调车进路,无法实现车站行车指挥无人化。同时,在应用中还存在车站和调度中心频繁交换控制权的问题,难以适应我国铁路客货列车混跑、调车作业量大的运输特点。
、一只笔和一部电话的传统人工指挥阶段,使得调度集中的使用只停留在人工控制阶段,1个调度员需要控制几个甚至十几个车站,工作负担和责任都较以往更大,这更加影响了调度集中的使用。
,由于受技术水平、装备水平限制,包括车次号的传输和校核,运行图的自动生成和调整,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等要害技术没有突破,以及智能化程度不高等原因,调度集中在我国的发展一直十分缓慢。
为了促进调度集中的发展,除了要进行运输体制的相应变革之外,还要突破下列技术瓶颈:
;
,实现指挥智能化;
,使其满足调度集中发展的要求。
分散自律概念最初源自日本东京圈城市铁路控制系统。由于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为了使控制中心在遭受地震袭击瘫痪后,车站还能在一定时间内正常接发列车,日本东京圈城市铁路控制系统非凡在车站设立了自律计算机,通过接收控制中心下达的运行计划,在与中心通信中断后自行接发列车。为了解决行车和调车相互干扰的问题,必须实现在不影响列车运行的原则下,答应控制中心和车站通过调度集中系统自主进行调车的功能。这对于调度集中系统来讲是一种功能的分散,不同于传统意义上调度集中系统的集中控制,而是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的功能。因此,假如通过在车站设立自律机来完成按照列车运行计划和站细正常接发列车以及协调列车、调车冲突的功能,将完全可以实现列车和调车作业的统一控制。这一原则叫作“分散自律”控制原则。因此,分散自律概念和日本铁路控制系统既相近,又有很大不同。
由此可见,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采用计算机分布式网络控制技术、信息化处理技术,将列车运行调整计划下传到各个车站自律机中自主自动执行;在列车运行调整计划的基础上,解决列车作
业与调车作业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冲突,实现列车和调车作业的统一控制。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具备了调车进路远程控制和智能化控制的功能,有效地解决了车站与调度中心频繁交换控制权进行调车控制的问题,非常适合我国铁路客货列车混跑、调车作业量大的运输特点,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实现站间和区段透明显示;
,自动描绘列车实迹运行图;
,实现调度指挥计算机化;
;
、调车作业单、行车凭证和进路预告等信息;
,生成运统2、3报表;
;
,具备列车、调车和非正常作业人工遥控功能;
,由自律机自动自主控制列车进路;
,由自律机根据机车请求和列车运行状况,自动自主控制调车进路并对调
车状况进行监控和报警;
、销记;
;
。
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技术,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整个系统的目标和任务
CTC分散集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