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扬琴艺术的发展.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扬琴艺术的发展摘要:要了解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思考它的源头,以及它所经历的发展路程和未来趋势这几个方面。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从扬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以及扬琴乐曲发展的历程这几个方面着手下笔,让读者能快速和清楚的了解扬琴艺术的发展概况,对扬琴艺术的发展做一个概况整理。关键词:扬琴;传承发展;传统流派;现代作品中图分类号:J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95-0 扬琴在四百多年前从最早的外来乐器,经过改革和发展后,逐渐成为最具代表的中国民族器乐之一。扬琴艺术的发展使扬琴的流派不断增多,其演奏的形式与内容也逐渐变得多样化。观望扬琴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扬琴艺术从何而来,了解扬琴这门乐器本身的历史和独有的特点。再者,扬琴艺术的发展中不仅扬琴的外形上有很大的变化,其内涵上也由于乐曲的创新而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壮大。在21世纪这个新时代的环境下我们还需要了解,在这新的时期又有哪些新的创作,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扬琴艺术。一、扬琴的历史与特点及演奏技巧发展历史:纵观扬琴历史,它发源于中东、波斯等古国。于十七世纪中叶从欧洲传入我国,迄今为止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遭受严重创伤的我国逐渐复兴,这时的民族音乐也处在在残垣断壁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更多的老百姓和达官贵人开始把音乐作为茶余饭后的精神享受。正是这种精神上的需要,发展并兴起了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从而使得民族音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清末民初,随地方乐种发展与乐曲配器的需要,扬琴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潮州弦诗等民乐合奏形式中的不可或缺的乐器。扬琴不仅具有广泛的世界性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是其他器乐不可替代的。而今,各类民族器乐的独立性越来越强,扬琴也从以前的合奏、伴奏形式的辅助性器乐发展成具有独立性的独奏器乐。特点:按器乐的发声原理分类,扬琴属于打击弦鸣乐器,也就是说需要通过击弦工具与琴弦产生正面击打才能发音,与钢琴的发音原理类似。其音色绚丽多彩,具有鲜明的特点。低音区浑厚坚实,中音区圆润明朗,高音区音色透亮且颗粒性强。扬琴的整体音量宏大,既能表现柔美婉约的作品又能体现出王者般刚烈强势的气质,表现力极其丰富。因其音色和演奏风格多变,也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演奏技巧:据统计,扬琴的演奏技巧最先由简单的单音、左弹轮、右弹轮、双音、长轮滚奏发展到衬音、顿音、颤音、琶音、拨弦、反竹、泛音、以及借助特殊工具的上滑音和下滑音。如项祖华先生的作品《林冲夜奔》中就借助滑音指套的上下滑音来表现暴风雪。新时代还产生了,左手连弹、右手连弹的新技巧。如:黄河先生的作品《黄土情》的慢板部分。最新出现了多种单技巧结合而成的复合技巧。例如:黄河先生的作品《春》的引子,其中就使用了泛音与滑音的复合新手法。我国扬琴的演奏技巧在各地方乐派大体相同,但由于曲调以及演奏方式因为环境地域、产生时期的早晚的不同,而有细微的区别。在初步了解扬琴的历史和演奏技巧之后,扬琴乐曲的发展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二、扬琴乐曲的发展在我国,扬琴乐曲的发展经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一九四九年之后是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发展的大多是传统地方音乐。第二阶段涌现了大量的新作品。传统地方音乐的主要流派有:广东扬琴、江南丝竹、

浅谈扬琴艺术的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196410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2-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