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池塘网箱养殖鲤鱼疾病的防治鲤鱼在我国北方、中原、西南等地区颇受群众欢迎。利用池塘网箱投喂配合颗粒饲料主养鲤鱼,可达到高产量、高效益,目前鱼病已成为影响高产、高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现将鱼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鲤鱼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5、6、7、8、9月份发病严重,赤皮、烂鳃、肠炎三大鱼病综合性爆发,这时需加强防治。一般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防、治疗。(1)外用药物。平时主要用生石灰与漂白粉间替遍洒,生石灰每20天用一次,用量水深1米,20~25公斤/亩;漂白粉每15天用1次,用量为1~。在投喂点挂袋4~5个,网箱药浴方法:如5*5*网箱,用竹杆把网箱里的鱼集中,用6*7m的塑料布从网箱底部包抄起来形成10立方米左右的小水体,准确计量药物,根据鱼的活动情况掌握药浴时间。(2)内服药饵。鲤鱼药饵主要用土霉素、呋喃唑酮、新诺明药片等任一种添加配制而成,用量每天每100公斤吃食鱼10克,连喂2天,每月1~2次。按照国家渔业用药准则用药。(3)发病及时治疗。鱼一旦发病要及时治疗,否则将会蔓延和扩大。细菌性鱼病采用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外用药包括有机氯(如消毒灵、氯杀王、氯杀灵、氯杀宁、优氯净等)、无机氯(漂白粉);内服药包括土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氟哌酸、新诺明药片等,这些药按一定比例混合于饲料中进行投喂。鱼血散主治暴发性出血病。寄生虫鱼病采用硫酸铜、敌百虫、灭虫灵等药物。在选择使用时针对防治对象的不同要有所侧重。赤皮和白云病影响鱼的外观形象,降低了鱼的销售价格要及时治疗,一般用高锰酸钾进行药浴。目前,池塘主养鲤鱼均是投喂配合饲料。长期投喂某一种营养不全面,氨基酸不平衡,或者矿物质、维生素缺乏的饲料均会使鱼体患病。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时,鲤鱼不生长或生长缓慢;当鲤鱼缺乏氨基酸肘,会引起鱼的体质恶化、平衡失调、脊柱弯曲;饲料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引起肝肿大;饲料中缺乏必需脂肪酸,则会生长不良,发生烂尾病;长期使用温血动物高融点脂肪,容易患脂肪肝;饲料中脂肪氧化后会产生有毒的醛、酮、酸,鲤鱼吃一个月后易患背瘦病,肌纤维萎缩、坏死,严重时鲤鱼死亡。在饲料中加入百分之一的大蒜既能防治肠炎,又能够提高鱼的品质。饲料维生素缺乏时也会患病。缺乏维生素A、C,鲤鱼食欲显著下降;缺乏B族维生素时,同样食欲减退,代谢失调;缺乏泛酸、肌醇、烟酸等可引起食欲不振,生长缓慢及表皮出血;缺乏胆碱可形成脂肪肝;缺乏维生素E可引起皮肤溃疡。此外饲料中还必须添加足够量的矿物质,否则会引起脊柱弯曲,代谢失调。针对鲤鱼对饲料中各营养成分的性质及含量的要求,配制时一定要满足鲤鱼的生长需求,当然也不可添加过多。鱼病防治过程中,有许多细节问题还须加以注意,如不按章操作,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1)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给药
浅谈池塘网箱养殖鲤鱼疾病的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