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
戴望舒,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本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作品风格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因受抗战激发,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情感
明确:有6个
全文当中有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意象
人物形象
油纸伞雨巷篱墙丁香
我姑娘
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
暮春,在寂寥的雨中,一伞风雨凭添了氛围的冷漠、凄清,抒情主人公黯然消魂的形象跃然纸上。
雨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为表现“姑娘”的形象服务。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戴望舒《雨巷》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