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陂——木兰传奇的发源地发布者:发布时间:2006-8-3114:27:55 湖北黄陂——木兰传奇的 发源地李 阳(电视片解说词) 木兰传奇的发源地——黄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武汉市北部,东接将军县红安,西邻董永故里孝感,北枕巍巍大别山,南濒浩浩长江水方公里,人口113万。 黄陂古为荆地,春秋属楚,战国归黄,秦入南郡。置县始于北周大象元年,至今1400余年的历史,先后称名木兰、西陵等,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目前是武汉市人口最多、版图最大、生态最好的新城区。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历史源远流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武汉后花园”。黄陂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绽放耀眼光芒并为世人广为传唱的木兰传奇故事,就发生在黄陂北部以木兰山为中心的木兰生态旅游区一带。这里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山因名胜,景以人奇,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蕴藏着木兰将军的动人传说,传承着“忠、孝、勇、烈”的木兰精神。正是这块充满神秘色彩和饱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肥沃土地,孕育了千百年来为华夏儿女 深深眷念、吟唱不绝的木兰传奇。访谈:皮明庥(武汉市社科联副主席)历史上关于木兰及木兰传奇的记载颇丰,关于木兰、木兰传奇与黄陂的渊源关系的著述也很多。★最早提及木兰其人其事记载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姚奎的《木兰歌》引文。文中写道:“孝女木兰,父名应,汉文帝时,单于侵境,大括民兵,女父与焉,父叹曰:‘恨不生儿’。乃自从戎。孝女感奋,即于闺中洗铅华,脱簪珥,变戎衣,跨鞍执锐,代父行役,一往十有二稔……”★其后,南北朝萧子显编纂的《南齐书·州郡志》,其中记载:“安蛮左郡辖木兰、新化、中滠阳、南滠阳、安蛮诸县。”其中首县木兰的地望经考证,即今湖北黄陂北部一带。★唐朝魏征编纂的《隋书·地理志》,其中记载:“木兰,开皇初别置廉城县……十八年改县曰木兰。”其地望经考证,与南齐所设木兰县为同一地点。★宋朝宋祁、欧阳修编纂的《新唐书?地理志》记载:“黄冈上(黄陂当时属黄冈)武德三年省木兰县入焉,又析置堡城县,七年省,有木兰山。”★宋朝乐史著《大平寰宇记》中记载:“木兰山在(黄冈)县西一百二十里,旧废县取此山为名,今有庙在木兰乡。”其所述地名均与黄陂相关旧址地望相称。★明朝焦紘著《焦氏笔乘》中记载有:“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解题》之阙。”★明朝佚名著《木兰古传》中记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黄陂古称)人也。”★明朝屠达著《登木兰山记》中记载:“木兰忠孝,为古今第一奇女子,而史册不载,尝称怪焉。今名木兰即其故里遗冢宛然。”“木兰山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明朝弘治年间官修《黄州府志·黄陂》中记载:“黄陂县:木兰山在治北七十里,有木兰将军墓在此山,故名。隋以此名木兰县。”★清朝康熙、雍正年间陈梦雷主编、蒋廷锡再编之《古今图书集成》中,将关于木兰的诗、文、事都置于黄陂的条目里。★清朝刘昌绪编修、徐瀛总辑的《黄陂县志·木兰志》中,收录关于木兰的诗文20篇,是关于木兰事迹史料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汇编。★清朝《忠孝勇烈奇女传》中记述:“木兰姓名,为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西陵即黄陂古县名。到了近现当代,关于木兰和木兰传奇与黄陂渊源记述的主要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写
湖北黄陂木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