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药湿敷法湿敷法定义湿敷法是指运用不同药液,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温度,湿敷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冷湿敷热湿敷湿敷法的作用通过药物本身、热力、或冷刺激对皮肤的作用,首先达到开泄腠理的目的,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最终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的目的。——和熏蒸法相比,治疗的有效部位相对更为局限。湿敷法评估当医生开出医嘱后,我们应做的就是:核对医嘱,了解患者的诊断、发病原因、相关因素及既往史。了解患者当前的主要症状、病情、施灸部位皮肤情况及患者用药史、过敏史、禁忌症。评估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和对此项治疗方法的信任度。湿敷法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药液及容器、敷布、镊子、碗盘、橡胶单或中单、纱布,必要时要准备屏风、浴巾、热水袋或冰袋。湿敷法一、准备1、护理人员自身的准备。2、核对医嘱后进行用物的准备。3、方法的准备——根据医嘱进行相应操作的准备。4、患者的准备(1)患者心理的准备——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告知针对患者病情目前需采用的治疗方法、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同意。(再次核对医嘱)(2)患者体位的准备——协助患者取适当的体位,暴露治疗部位的同时,尤其是注意医疗安全、其次要做好保暖措施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湿敷法操作步骤湿敷法患者心理准备操作步骤将药液倒入治疗盘内,浸入大小适宜的敷布,使其完全浸透药液。准备中单铺在相应的位置冷湿敷法用镊子拧取敷布至不滴水,抖开将其敷在治疗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或频频淋湿敷布,时间约为15~20分钟。热湿敷法浸透敷步的中药药液温度一般控制在(50~60℃),完全浸透药液后用镊子拧取敷布至不滴水,抖开将其敷在治疗部位,询问患者的感受、注意患者的表情,然后用塑料单或橡皮单包住敷布及躯体,避免温度过快的降低,时间约为15~20分钟。湿敷法实施
中医操作方法--中药湿敷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