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朋友几个小孩先划定出活动的场地,在游戏中不能出了这个圈,谁出了圈谁输。游戏开始时,先有一小孩背向另外几个小孩,那几个小孩在规定的圈内找地方躲藏,躲好后说声“好”,那个小孩闭着眼转过身来摸找躲藏的几个小孩,在摸找过程中,那个小孩在找不到目标时会喊“动”,躲藏的几个小孩必须走动起来,那个小孩说“停”,那么这几个小孩必须停在那里,如果摸找的小孩要摸到躲藏的小孩时,躲藏的小孩的上身可以躲避,但他必须有一只脚留在原地不能移动,摸找的小孩要摸到被找小孩的头和脸,并说出该小孩的名字方能赢。能够摸找到躲藏的人本身就不容易,在只摸头和脸的情况下能说出名字来已实属不易了,想必他们是久在一起玩耍的伙伴,在这家家都是“龙蛋”的年代里,离开学校还能够在一起玩耍的已不多见了。在这些小孩做游戏的时候,有很多的大人在观看,他们为摸找的小孩着急,当那个小孩赢了时,他们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游戏自然有游戏的规则,比如那个摸找的小孩在摸找中要闭眼的,这就完全靠自觉,如果他的眼睛睁开那么一点缝也无人知道。还有那几个被找的小孩,他们都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如果结成同盟,在该动时不动,在不该动时却动,甚至跑出这个游戏圈,我想,那个摸找的小孩纵有通天的本事也无可奈何。但是,在整个的游戏过程中,这些小孩子们大都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偶尔有个小孩犯了规则,其他小孩立马指出,要他做下一个的摸找人。在观看时我就想,如果这个游戏由我们这些成年人来做,我们能否遵循这些游戏规则?在对方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如果同一战壕的“战友”犯规了,我们是否能够给指出来?这也许就是一些游戏只能由小孩子们来做的缘故吧。捰“山” 捰“海” 也是一种玩耍。它需要一大群小孩子一起玩。玩时将人分两队,双方选出一头目。头目走到对方一边,叫:“鳍鱼拍掌”或“山鸡拍掌”。随着自己队里一员小孩轻轻拍了几下,以大家听见为准。然后头目放手让捂了眼的人去猜,猜中算“俘虏”了对方,乖乖过对面坐“班房”;猜不中作罢,轮到另一方猜,直到一方将另一方“俘获”完为止。叫什么拍掌,头目预先暗中已同各人交了底。机智的小孩子,会做一些不自然的举动引对方误猜,掩护拍掌的。做起来十分有趣。点痞痞 是阳江小孩一种独特游戏,三、四个或五、六个小孩坐成一堆,大家伸出右腿,由一个小孩做主脑,一边念,一边点着:“点脚泥鳅,龙篷楚秋,三更落地,匹马龙旗,龙旗序斗,师公佬闸路口。早也踢,晚一也踢,踢上观音菩萨个人缩一只”。只字到谁,谁的脚就缩回去,一个字一只脚地绕,最后一个缩脚的,便轮到他念和点。打狗 也是一种有趣的玩耍。通常四至六人一起玩,四五个人站成一圈,每人操一条赶“狗”棍,一般一样的四尺长短,拇指粗细。各人看住自家面前一个氹,圈内中央还一个氹。赶“狗”的人站在外面,用棍把一个“竹节”(代表狗)拨进中央乙内。站着的人要防它进来,只能用棍拨回去,但拨时要注意赶“狗”的人袭击“老窝”,赶“狗”的人只要把棍伸进了对方压内,算守方输,若狗进了中央的压,也算输。这种游戏活动量很大,双方争斗激烈。玩一盘便大汗淋淋。打寸 用两段坚硬的小圆木,一长一短,长者约尺许,短者约四五寸,再在地上挖一小长沟。玩法:先把短木的一端放入沟内,另一端突同地面寸余,用右手紧握长木,击起短木,迅速在空中用长木把短木击出去,以最远者为胜。 打迫啪枪 用一支长约10至15厘米的小竹管,头尾各端堵进一粒牛奶果。玩
小孩做游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