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望江县徐根艳的历史教学论文.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1年度安庆市历史学科教学论文评选参评论文浅谈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望江县高士中学徐根艳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从教材、大纲到考试评价体系都发生全方位变化的背景下,上好一节成功的历史课非常不易。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关键词:备好课、积极性、历史规律、多媒体历史是过去的事,已经发生了的事。如何让我们今天的学生,了解过去的事,这需要我们教师花一番苦功夫。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上历史课不就是让学生记时间、地点和人物吗?这违背了历史教育的初衷。显然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从教材、大纲到考试评价体系都发生全方位变化的背景下,上好一节成功的历史课非常不易。本人结合教改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认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那么怎样备好课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新课改下的教材同老教材有了很大的区别,教材内容明显减少了,教材新颖、图文并茂,完全打破了老教材的体系,对知识进行了重组,以专题化方式出现,似乎教材变得更容易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感觉到新教材存在诸多问题,不好用。不知不觉中又回到老教材框架中来了,害怕给学生遗漏了知识,结果导致老师教的苦,学生学的也苦。考试结果是一塌糊涂。转念一想,既然专家这么编教材,肯定有他的道理。其实是自己的观念上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理解是肤浅的。因为自己的“教材观”有问题,是“教教材”的传统观念在作怪。通过进一步学习,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我发现新教材有许多亮点,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用好新教材,实现三维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其次、要备好学生,因为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对象,学生的知识水平怎样,兴趣怎样,在上课之前,老师应当心中有数。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所谓备学生,即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有些问题,教师主观认为学生是应该憧的,备课和讲课时不大重视,但学生实际知识基础恰好在这方面有缺陷,造成教学效果不好。有些问题,学生容易误解,因而引起混乱,是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并估计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精神王国的主宰,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从者。课堂上的所谓理想境界是圆满完成教案,死的教案成了支配和制约教师与学生的工具,课堂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多数学生只是群众演员,甚至是观众和听众,课堂没有了灵气。增强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在实践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还什么?怎么还?1、是要还课堂教学一定的自由度。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尤其是讨厌学生的超前插话,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无疑是给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法生成的,因为学生根本不敢提出他们的问题,尽管他们生成的问题可能很多。所以要还历史课堂教学一定的自由度。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精神活力才可能得到释放和生成,原本由老师控制的课堂才会变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一派盎然的生机。2、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望江县徐根艳的历史教学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4156456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9-03-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