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问题及对策.pdf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审计与理财 ■付明明根据审计署办公厅审办财发〔2014〕156 号《关于2014 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省审计厅、市审计局相应的实施方案,我局积极响应,认真做好跟踪审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思想认识转变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三个误区:(1)被审单位认为,国务院下发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政策措施文件有 22 项之多,要落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情, 需要有一个执行时间过程; 争取的项目资金很多, 争到了就是本事, 至于怎么用是本单位的事,只要用到单位集体就可以,不存在一定要专款专用;(2)被审单位领导认为, 现在跑项目争资金比较难, 基层要办的事比较多, 用钱也比较多,整合资金办事是一种好方法, 只要不放进自己个人腰包,踩点红线执行政策,套用挪用一点专项资金给单位用也未必不可, 审计部门在此方面应该松绑;(3)基层审计部门则认为开展此项跟踪审计工作, 从方法上来说安排不够科学, 是本县审计局审计本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花的时间、人力精力较多, 部门和领导又不够重视, 出力不讨好, 到时会影响其他工作, 弄不好还会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跟踪审计成效不大风险大, 得罪了领导还会“穿小鞋”甚至有丢“乌纱帽“的危险。二是政策法律规范不到位。主要表现三没有:(1)没有一个规范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审计就是事后监督, 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是党委和政府督查部门的事。跟踪监管是财政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职责,对违纪违法的处理是执纪执法部门的义务, 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方式,谁来跟踪、跟踪什么、怎样跟踪,审计机关还没有一个规范标准;(2)没有一个规范制度。审计机关跟踪介入的时机、跟踪组织方式、程序、内容和重点等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3)没有一个规范政策。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是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审计机关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出击, 提前介入、跟踪审计、由过去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监管,没有一个具体细则,缺乏操作性。三是审计人力资源不到位。一方面,由于开展跟踪审计项目多、内容广,要求审计人员提前介入,直接拉长了审计的现场工作时间,而目前各地方审计机关又普遍存在一线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难题,如聘请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人员参与跟踪审计, 既要支付高额的审计费用,有时还存在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开展跟踪审计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懂得传统的财会知识,还需要具备掌握管理、法律、综合分析知识等方面的能力,这对各级审计机关无疑是一大挑战。四是上下协调机制不到位。首先是缺乏综合协调部门。开展跟踪审计涉及到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预算资金安排、项目可行性论证、立项审批、资金拨付和使用、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 而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从机构级格来说都与审计部门平格,审计部门不是综合协调部门,要牵头协调本县各部门特别是本级政府并不容易;其次是缺乏相互配合的单位。跟踪审计实行监督关口前移, 这就或多或少地触动某些部门的利益,而现行的政策尚未赋予审计更多的监督权力,相关单位抵制或不配合现象经常出现; 再次是缺乏强制监督手段。审计机关虽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4359561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