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课堂小测课堂小结备用资源课件导航【课程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认识其历史功绩和弊端。【重点】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难点】怎样评价斯大林模式教学要点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背景2、实施过程3、特点及评价二、农业全盘集体化背景目的过程特点及评价三、斯大林模式1、定义2、形成标志3、主要表现4、特点及评价知道我是谁吗?现在知道了吧!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背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海报《完成五年计划》提示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落后(2)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1、背景:2、实施过程:(1)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2)追求高速度。(3)指令性计划(政府主导)。3、特点4、评价是在一个特定的国内历史环境中实现的。既要看到,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看到,这条工业化道路并不是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而是以人民付出较大牺牲和代价而取得的。请看录像
斯大林模式的社主义建设道路7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