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衣柜话改革.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衣柜话改革文章来源课件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衣柜话改革“衣帽间怎么会有这么多衣服的?”母亲一边为我整理衣柜一边小声嘀咕,转而又无比羡慕的说:“真欣慕你们这代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打小不愁吃不愁穿,就像蜜罐子里泡大的,你一个人的衣服比以前我们一家人的衣服加起来还要多。以前家里的衣服一个衣柜就绰绰有余了,嚯,你们倒好,一个大衣帽间还放不下!”母亲的话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从前。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衣柜是母亲从娘家带过来的,家乡的习俗,家里生了女儿,身为父亲都要种下一棵香樟树,并树下埋上一坛酒。等十八年后,请木匠打成家具作为女儿的嫁妆,酒就用来宴请亲朋故友。母亲出嫁前,外公亲手砍倒了那棵期盼了十八年的香樟树,请十里八村最好的老木匠打造的,连桐油都是刷了三层的。香樟木不生虫,而且结实耐用,是当时普通人家打造家具的上等木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衣柜也没什么造型上的讲究,一般都是四四方方的一个柜子,方头方脑的,乍一看活像一个放大版的火柴盒。主要是那个年代家里衣服也不多,所以衣柜也不需要太大。母亲是个勤快的人,衣柜里的衣服叠得很有层次感,最底层是冬天穿的棉袄棉裤,中间是春秋两季的外套毛衣,最上层是夏天穿的短袖背心,一个小小的衣柜就收纳了四季,但是里面依然还有很大的空间。因为毕竟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穿的方面自然能省则省。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父亲对这个衣柜还是有很大意见,因为他那件重要场合才穿的中山装总是被叠得经纬纵横,穿在身上活像刚被人绑架完松了绑的一样。每次总要让母亲用输液玻璃瓶子灌上开水烫上好几遍才能服帖的穿在身上。其实那时候家里的衣柜除了存放一家人御寒保暖的衣物以外,还兼具保险箱的功用。每当家里需要用钱的时候,母亲总是先锁上院子门,再关好堂屋大门,再紧闭房间小门。然后从衣柜上面的梳妆盒里取出一把小钥匙,再用这把小钥匙打开衣柜上的铁将军,小心翼翼的掀起衣柜的顶盖,一件一件的取出衣柜里的衣服,夏衣,春秋衣,冬衣,按照顺序在床上铺好。在衣柜里最低下,有一个灰色方巾包裹。母亲像剥粽子一样,层层剥开。最里面是一块粉色的手帕包裹。再层层叠叠的打开,里面是各种面值都有的钞票,自然是大面额的少,小面额的多。需要多少,母亲总是要数上多遍才放心的交给父亲,然后不厌其烦的把剩余的钱包进手帕,再包进灰色方巾中,放在衣柜的最底层,然后再像电影回放一样把冬衣,春秋衣,夏衣层层放好,整个过程颇具仪式感,而母亲的动作也虔诚得像教徒一样。改革开放后,父母做起了服装生意,家里的生活也日渐红火。母亲压箱底的方巾包裹越来越鼓,后来干脆换成了存折,随着存折上的数字年年增加,父母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等到我大学毕业时,父母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套大平层,在装修上,有一点家里人达成了高度一致:建一个衣帽间!父亲早就为他那几套魅力四射的西服无处可挂苦恼不已了。因为生意形象需要,父亲的西服都是在专卖店量身定做的,穿在身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衣柜话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