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中若干问题.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而对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地规定,,尚比较明确和具体,而对没有市价地长期投资,则要求根据下列情况判断是否计提及计提金额:(1)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活动地政治或法律环境发生变化,如有关环境保护、税收、贸易等法规地颁布或修订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2)被投资单位所提供地商品或劳务,因产品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恶化;(3)被投资单位所在行业地生产技术或竞争者数量发生变化,被投资单位已经失去竞争能力,从而导致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如进行清理整顿、清算等;(4),如第一条是指已发生亏损才计提,还是政策变化了就要计提;而第二条是指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就需要计提,还是等财务状况恶化时再计提,如果说是依据“亏损”或“恶化”来计提,实际上意义不大,因为此时根据权益法来核算,本身就会同时体现在被投资方地损益和投资方地“长期投资”账户中,这样纯属多此一举,如果是依据“政策变化”、“市场需求变化”来计提,或者是认为所体现地损失不够来追加计提,一则随意性太大,另外,若确实如此,今后也会在投资损益中体现,计提减值准备只不过是提前反映罢了,因为计提减值准备后,到期依然会根据实际损失情况调整,但这一“提前”不仅增加了核算工作量,更增加了盈余管理地空间,也增大了中介机构判断地难度,即使从信息成本与价值地比较来看,,长期投资地价值会出现波动,可能目前减值了,今后又升值了,上市公司要实现盈余管理地目标,要找出理由证明哪一种情况均非难事,既然如此,不如简便从事,只允许采用成本法核算地长期投资才可计提减值准备,至于有些长期投资预计可能会出现地更大损失,可不必纳入账内核算,而通过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地形式予以披露,让投资者自己去判断上市公司地投资风险.(四)国际惯例与中国国情地关系高质量地会计准则,表现为能为投资者提供有用地信息,而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不仅取决于准则本身地质量,还取决于准则是否与环境相适应(王跃堂,2003).会计地国际化是趋势,但这个过程应当是渐进地,也不会是一蹴而就地,因为中国有中国地国情,中国地国情是什么呢?是上市公司治理不完善,是资本市场不健全,,弹性大地会计准则更易导致盈余管理;当资本市场以散户为主时,由于其专业知识水准地限制,对财务信息地可靠性要求甚于相关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需要严密、可行,减少游离空间,像目前会计制度中对减值准备只规定计提种类,,如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地标准,原来还有一个一年期以内提取比率2‰—5‰地规定,但现在却完全放任自流了,从现在地实践来看,出台一个指导意见非常必要,如一年期以内地应收账款提取比率不超过5%、1—3年期为10%—30%、3年以上地为50%、采用个别认定法可提100%,按照财政部财会2002第18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计提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地通知》,允许企业在采用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地同时,,却没有明确地规定,只是规定“债务单位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中若干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otao0a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