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蜀相123.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蜀相杜甫学习目标1、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鉴赏本诗,提升审美情趣。2、学习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体味杜甫忧民爱国的情怀和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品质节操。杜甫(712—770) 字____,自称____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___”。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_;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________》。子美少陵野老诗史诗圣杜工部集沉郁顿挫自学检测一:走进诗歌巩固常识自学检测二:诵读感知,觅得诗心请同学们初读诗歌,整体把握一下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感情基调:伤感;悲凉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二)若将“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调换为“尽”、“皆”好不好,为什么?(三)从颈联的描述中你可以概括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四)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合作探究:再读诗歌品味欣赏(一)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柏森森”用在诗中有何深意?修辞手法: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森森”是茂盛繁密的意思。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气氛静谧、肃穆;二是衬托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现了历代人民对诸葛亮的爱戴,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二)若将“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调换为“尽”、“皆”好不好,为什么?“自”、“空”。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这二字修饰,而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景中更含有诗人对忧国忧民的热血知音少的感慨。以乐景写哀情(三)从颈联的描述中概括诸葛亮的形象?“天下计”说明他的雄才大略。“老臣心”说明他忠心耿耿,无私报国。诸葛亮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贤相,又是一个忠心耿耿、无私报国、豪情万丈的忠臣义士。(四)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 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提示:知人论世走进诗歌,请同学们结合诗题和作者的生平理想思考。)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避乱成都次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拜谒武侯祠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功臣。作者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理想落空,生活困窘。因此当诗人逃难至成都,凭吊武侯祠时,面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难免倾心羡慕而又愁肠百转。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蜀相12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503 KB
  • 时间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