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理论
地方财政搭便车、财政货币
承诺与地方债务治理
孙国伟
孙立坚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说明了地方政府财政搭便车、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承诺、中
央政府财政政策承诺以及中央政府财政统筹协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承诺或中央政
府的财政政策承诺对于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搭便车动机至关重要。虽然中央政府的财政统筹协调可以
获得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承诺或中央政府财政政策承诺相同的结果,但其具体实施存在诸多困难。在此
基础上,本文提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政策设想和可行方法。
关键词
搭便车
货币承诺
财政承诺
地方债务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中图分类号: F 812
一、引
文献标识码: A
言
文章编号: 1007-6964[2013]02-120615-0332
允许地方政府实行赤字财政和债务融资的情况下,由于
个别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
人民币自 2005 年以来的持续升值、国内的工资立
法和劳动制度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等一系列货
币、产业和劳动政策,对出口经济造成了持续的内部压
力。此外,自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和 2010 年欧洲债务
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环境和外部需求也出现了一定
程度的恶化和下滑。在这一内外交困的时代背景下,中
央政府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地方政府也进行了
相应的配套投资。虽然宏观经济近年来实现了较为稳
定的增长,但地方政府通过其融资平台的投融资活动导
致地方债务规模急剧膨胀。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的集中爆发,地方政府和国有经济部门的巨额债务问题
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担忧。由于地方政府的投
资项目回收期较长,投资项目的选择通常并不符合经济
效率原则,因此,未来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和偿付危机可
能会对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和货币价值稳定造成不利
影响。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和避免地方债务危机
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公共债务治理的一
个重要问题。
显然,地方政府财政扩张和债务膨胀并不完全是克
服外部冲击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产物,而主要源于我国在
财政和货币制度安排上存在的某些制度缺陷。首先,在
本与社会成本出现偏离,地方政府的财政搭便车行为和
负外部性会导致全社会的福利损失。其次,在当前和未
来一段时期,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仍然难以确立,货币政
策承诺和约束的可信度不高,这就会扭曲地方政府的事
前预期,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和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会
导致地方政府的过度举债。再次,中国当前的财政体制
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财政联邦制,地方政府不存在破产机
制,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仍然是未来中央政府的隐性和
或有债务,这也会改变地方政府的事前激励和行为动
机。最后,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的财政分税制缺陷也许只
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激励的原因之一,本文认为根本原
因仍在于财政货币制度的安排不当。
本文通过地方政府与中央银行和中央政府三方的
财政货币政策博弈模型来揭示地方政府财政搭便车的
内在根源和潜在的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
府债务治理的初步设想。
二、文献回
地方财政搭便车, 财政货币承诺与地方债务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