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忏悔录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忏悔录》观后感
10国民经济管理骆婷 0102137
近日,我们在课堂上观看了贪官的忏悔录,颇有感触。应当说,一些领导干部在跨入腐败之门产生蜕变之前,绝大部分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随着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大,在糖衣炮弹的屡屡攻击下,他们大都身不由己地卷入了腐败的漩涡,由小打小闹,到大把捞钱;由半推半就到来者不拒;由担惊受怕,到心安理得;由以权谋私到疯狂地进行权钱交易。可是法网恢恢,他们最后也沦为了阶下囚。
他们曾经都是社会各界能独挡一面的重要人物,有着令人羡慕、令人敬仰的社会地位。但只因一个"贪"字,让他们在权钱面前失去了党性原则,扭曲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触及了法律的"高压线",跌入了犯罪的深渊。
他们曾经也都是善良、诚实、正直的人,大都出身于农民家庭,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身居要职。但随着职务升迁,权利的增长,他们对自己放松了学习和要求,欲望不断膨胀。随着欲望的不断膨胀,他们也一步步迈向了高高的铁墙,最终沦落为阶下囚。
透视那些贪官的腐败轨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贪欲是逐步膨胀的。由大部分贪官的受贿经历不难看出,贪官并非是一夜之间变成巨贪的,大都经历由小贪、中贪到大贪,最后才变成巨贪的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由第一次的小贪,到第二次、第三次的“零风险”,贪欲不断膨胀,胆子越来越大。等到有一天有了足够的金钱,又有了呼风唤雨的权力,便通过金钱的魔力去寻求自己的“保护伞”。贪欲没有受到遏制,变得极端膨胀进而堕入犯罪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贪官的堕落轨迹也暴露了当前反腐败工作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不容忽视的漏洞。如果在贪官第一次伸手之时,就“当头棒喝”或者在严密的制度下及时发现,有针对性地做好“亡羊补牢”工作,也不至于让贪官的贪欲得以不断膨胀,直至最终走上“不归”之路。正所谓贪欲如火,不遏则焚。痛定思痛,党员干部一定要常思贪欲之害,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
贪官的日子是惶恐不安的。有的人以为,有了钱,便有了快乐,有了幸福,有了一切。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贪官的日子并不好过,有的得了不义之财,整天提心吊胆;有的对巨额财产爱不释手,又不敢存入银行,只好埋在地下,有的金屋藏娇,包养二奶,又要在老婆和情人之间周旋,整天被缠得心烦意乱;有的得了万贯家财,却不敢吃、不敢穿、不敢用,还要装出一副寒酸相、可怜相。整日怕查、怕抓、一听警笛腿发软,一看纪委就心慌,这日子和惶惶丧家之犬,又有什么两样? 难怪很多贪官在案发后后悔地说,“贪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啊!”
贪官的思想基础是腐朽文化。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加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百年统治,一些腐朽思想沉淀于人们的心中。为什么有的人会一方面憎恨腐败,一方面又抑制不住对腐败的欲望?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会有“廉政不香,腐败不臭”的政治冷漠?为什么会有顶风作案,“过把瘾就死”的冒险侥幸等等如此灰色思想、灰暗心理?这些都可以从腐朽文化中找到出处,找到影子。因此,当前各级党组织在大力倡导廉政文化之时,切不可对腐朽文化漠然置之。只有把腐朽文化从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从社会生活中彻底清除出去,才能真正使之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

忏悔录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