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建工引入积分制管理利弊分析梁国权【内容摘要】:东莞市建工集团近年经营层及治理结构多次调整,领导风格及管理模式各异,随着大环境巨变、分子公司扩张、项目股份制推行,管理的宽度、深度延伸,致使制度落实受阻,分子公司及项目部抱怨不断。【关键词】:积分制管理人性化项目入股制度东莞市建工集团2012年后经历几任总经理的更迭,在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制度建设、经营模式、领导风格、授权机制等几经调整,住建部及监管机制一系列整治文件出台,加上业务量加大,管理体系、人才梯队、制度贯彻跟不上变化,致使集团发展受挫、举步维艰。一、集团现状东莞市建工集团是国家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市政工程总承包一级、装饰装修专业承包一级、机电安装专业承包一级企业,全国工程建设施工总承包100强、商务部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东莞市民营50强企业,每年承接工程量50亿元以上。二、主要困境1、内部矛盾或配合度较差,形成了三个圈层,资源内耗严重;2、激励不足或大锅饭,致使抱怨、埋怨等负能量不断;3、现代管理及信息化滞后,机会成本和决策成本加大,难以适应市场巨变及长远作战。三、现代管理研究国内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经理人都在研究、尝试各大理论,有成功者、失败者或搁浅者。欧美管理模式:从80S起,我国逐步从欧美引进一些管理体系,如:X、Y、Z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权变理论、教练技术、精益生产等引入国内,与我国儒道思想文化冲突,难以落实;国学与企业管理:西方管理与中国文化有一定出入,部分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把国学与企业管理结合,如把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毛泽东思想等引入课堂,在北大、清华等高校列为MBA、EMBA课程,甚至连佛陀也引入了国学课堂。但在执行落实中难以量化,推行起来难度巨大;3、股权激励:国内专家、企业家为了中国超级企业梦,践行股权激励、事业合伙人制度。股权激励本质就是“用明天的利润激励今天的员工,用社会的财富激励自己的员工”,以实现“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完美结合,从而达到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多赢目的。股份激励,不一定是企业效益最大化,很可能是持股人利益最大化,必须设定好合理的指标和持股人持续奋进的动力源;4、积分制管理:在国外管理理论不能照搬,儒道思想难于量化等状况下,湖北群艺公司总经理李荣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用积分管理的制度,其打破了考核无标准及评价不公平等弊病,并与个人诚信、业绩体系及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国内开设100余期培训班,并走进清华、北大等课堂,在国内外上万家企业推行,可谓中国新管理思想的代表。四、探讨建议为了实现东莞建工的可持续发展,集团对治理结构、管理流程进行了再梳理,并经几任总经理N次调整,逐步探索新模式,决定引入积分制,并要求人资行政中心落实。现对积分制管理利弊提出个人建议:积分制管理优点:1、易接受落实积分制管理的核心就是让优秀的员工不吃亏,各种福利待遇向高分倾斜,员工表现通过积分被认可。积分制管理不需要修改集团原有制度流程,易于被集团接受,员工的违规行为都会被扣分,由于不扣钱,员工感到更人性化,员工也乐于接受,大大增加了制度的执行力;2、有利于留住人才员工积分越高,对集团的贡献就越大、地位就越高、自我成就感就越强,由于积分终身累计,永远有效,员工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从而解决了高工资、高奖金留不住人才
积分制管理利弊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