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李清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一比
你认为哪种主题更合适?
A表达了词人寂寞的心情和浓浓的感伤
B表现了词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的性格
C……
《孟子》曰: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知世也.”
知人论世
要讨论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作者
广查资料
存异执己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收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其夫病死,,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韵调优美,,深厚的故土之思, 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在她的作品里,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大了.
二比
哪一组用词表达效果更好?
绿肥红瘦
绿( ) 红( )
浓暗厚
淡稀薄
与
譬如中国古人形容暮春风物为“绿暗红稀”,以绿代叶,红代花,暗代茂盛,稀代飘零,已经很妙了,而李清照“绿肥红瘦”则更妙。因为肥瘦普通用以形容人类或动物,至于花草则万不能以此加之。今忽曰“绿肥红瘦”,以从来不相联之观念,连结一处,所以觉得分外令人惊奇。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渔师来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片浓艳,下片疏淡。 “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如梦令》中之“绿肥红瘦”,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红”二字见色彩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迟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调已由这四字定下,以下乐景,哀景亦由此发端。“春已暮”点明时节.
《宋代无名氏〈凤栖梧〉鉴赏》
《象征派的创始者李金发》
李清照《如梦令》-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