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个布局1、在经济建设方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说法,10多年来几乎约定俗成,“快”总在“好”之前。在“又快又好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位;老百姓也从“又快又好发展”的经济中得到了实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但我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我们走的基本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单位GDP能耗比发达均高40%,产生的污染是他们的几十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为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求,到2010年,%的同时,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快速增长已不是难点,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不是简单的字序调整,而是发展观的转变、政绩观的转变,就是要让“快”服从“好”,坚持“好”中求“快”。(2)如何做到“又好又快”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两个字的改动,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第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高举中国特色社主义伟大旗帜(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