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现代性作为西方启蒙运动的“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向全球拓展的人类新时代的精神,是人类经历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工业化革命三大运动对以往的认识和思想进行了一次颠覆性活动所取得的最显著的成果。现代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状态与历史秩序,.在经济上表现为实行市场经济,追求责任契约与平等竞争;在政治上坚持实行民主政治;在文化上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同时,现代性还指涉为人类生存的一种境遇,它尊重人的正当利益,注重人的个性与能力的发挥,确立理性的权威,崇尚人的自主,维护人的权利,倡导人的主体性与解放,追求人的权利与自由;现代性又是一种反思的精神,它包含着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进步与代价的一种审视、反思和批判。启蒙运动以来,伴随着现代性的演进过程,人类逐渐把现代性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制度模式,表明生活在现代化中的人们不仅渴望追求自由与平等而且渴望获得秩序与价值,为此人类逐渐确立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方式与制度模式即现代民主制度。政党政治作为人类特殊的政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民主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现代性得以拓展和延伸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把政党政治纳入现代性的视域中,是对二十世纪以来对现代性理解上的丰富和完善。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政治共同体的现代性意识与诉求愈加突显,共同体内部必将因利益而产生分化、差异,因利益谋求妥协与整合,进而诉求政治参与,最终导致政党政治的生成。正是从现代性演进的角度切入本篇博士论文的主题,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导论、正文和结语。在导论中,主要探讨论文研究的旨趣、意义及价值,同时指出对政党现代性研究要有自觉意识、开放意识和反思意识,不仅有一个全球的视野,还要有一个共进的共时性眼光,更要具有一个深邃的历史性眼光,即对政党现代性研究应当采取“结构性”、“历时性”和“共时性”三重向度。正文:第一章,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简要的梳理,并指出政治现代性作为现代性构成的主要部分,是现代性演进的一条重要路径,以民主、自由、平等和权利等价值理念作为内在的元素,以民主、自由、平等和权利等构成的现代民主制度作为其外在的支撑。其内在内在逻辑演进由神权政治共同体走向契约型政治共同体;由代议制民主共同体走向政党政治共同体,可以说是正是政治共政党政治与政治现代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野的研究
同体的这种现代性意识催生了具有现代意义性的政党产生;第二章,分析了政党的生成及其现代性运作,指出政党的内涵流变并对政党的基本构成作简要的分类。在前入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政党的运作功能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党的代表性功能:包括利益的表达、整合,政策的制订等;车某绦蛐曰制度性功能:包括政治领导的录用、议会和政府的组成等,这为考察政党的功能提供了一个具有较强解释力的分析框架;第三章对政党现代性的内涵及其展现作了系统分析,指出政党的合法性、政党的民主性、政党的法治性、政党的政治参与性是政党现代性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第四章则系统地分析了政党现代性嬗变的多重维度,指出以科层制为结构支撑,以寡头式或少数人集权为显著标志,具有相对严明的纪律规范约束,主张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等级结构的总体性政党、科层制政党等经典现代性政党与坚持反逻各斯、反中心主义,主张差异性和地方主义和追求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提倡抗议民主、激进民主,谋求权力的边缘化、多元化、平面化的后现代性政党和另类政党在纲领、目标等诸多方面存在重大差异;而作为社会民主党、绿党等反思性政党在治国理念上,既反对经典现代性政党追求的统一和集中,也反对后现代性政党主张的碎片和虚无,更注重从事实中构建规范,主张协商性政治强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相结合的民主。可以说政党现代性嬗变的多重维度表明,随着社会的转型,政党的政治功能和自身的合法性也要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从经典现代性、反思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发展变化使政党现代性遭遇了重重危机与困惑。在全球化和存在高度风险的今天,政党如何处置好自身的现代性问题,避免陷入“党派地质学”的震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对这些危机与困惑,政党一方面改造传统政治功能,坚持由侧重于行政式的外在控制的统治到侧重于法治式的内在参与的治理转变;另一方面提出新的应变策略和价值理念应对变化,放弃“单一中心式”的主体,而强调“多元多中心”的主体,以妥协包容应对多元社会。在治理过程中,无论是左翼政党的左翼替代战略还是绿党的政治生态主张,无疑都是政党为适应时代要求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性纠错方案,这正是第五章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前面几个章节的基础上,第六章、第七章转入了对中国政党现代性的生成与建构的思考,并全面反思了中国政党在现代性试错的基础上,是如何从模仿的现代性中自觉的走出,通过实践把现代性与本土性、民族性进行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政党的中国化开启,进而指出,中国政党新现代性的建构既不同于追
政党政治与政治现代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