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着重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3、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4、认知也叫认识,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5、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这三种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1、人的心理本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3、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灵长类动物——人类感觉 知觉 思维萌芽 思维和意识4、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学科。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1、为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2、孔子主张人性本善;孟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善的;荀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恶的;世硕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恶。3、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有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4、构造心理学派创始人冯特和铁钦纳,他们主张应该采用内省实验法研究意识;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杜威和安吉尔,他们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只要确定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观点;格式塔学派的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弗洛伊德建立了精神分析学说,他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5、二战后,最具影响的新的心理学思想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6、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1、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辩证发展的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 ④、实验法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远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3、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4、外周神经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组成。6、大脑半球外侧面分四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颞听、枕视、顶感、额运。7、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是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8、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左半球额叶受到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为了纪念他,人们把主管语言表达的区域叫做布洛卡区域。9、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实验,试验结果证明:对于右利手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第三节感觉和直觉第一单元感觉概述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第二单元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2、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第三单元感觉现象1、 要保护对暗适应办法就是戴上红色眼镜。2、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相继对比。3、 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第四单元各种感觉1、 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即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2、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3、 从视网膜出来的视神经,最终达到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产生视觉。4、 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特性。灰是非彩色,没有色调,饱和度为零,只有明度这一种特性。5、 颜色混合有两种即色光混合和颜料混
基础知识重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