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化遗产》稿约.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化遗产》稿约《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2007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新出报刊[2007]894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一、本刊重点刊发传统戏剧、民俗、口传文艺、濒危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及古近代文学中的相关研究文章。物质类文化遗产稿件,亦酌量刊发。二、来稿以10,000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的稿件可不受此限。三、来稿请遵循如下格式规范:、正文之前附上论文摘要(300-4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学位、职称)。其中,论文标题和摘要还需译成英文。稿件如系科研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按先后出现的顺序,以脚注形式标出,其序号为①、②、③、……(余依次类推)。注释的顺序如下:(1)专著:主要责任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页。(2)译著:原著者国名,原著者,文献名,译者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例:[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页。(3)期刊文章: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例:黄天骥:《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4)报纸文章: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李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光明日报》2007年3月2日第6版。(5)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叶春生:《拓展冼夫人研究的文化空间》,广东省社科联合会等编《岭峤春秋》,香港:香港出版社2006年版,第××页。,作者、书名、杂志名字体一致,采用正

《文化遗产》稿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花世界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