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吊白居易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病死于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长恨歌》《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琵琶行白居易(并序)作者简介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也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一起均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解题1、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在正文前面,作者有一段小序。交代、、和。说明写作的原因,并为全诗定下了的感情基调。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概况凄切听课文朗读,思考下列问题: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在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用文中的诗句回答听者的感受是什么?文中一共描写了三次弹奏第一次:“主人忘归客不发”——惊异(暗写、略写)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醉(明写、详写)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伤悲(明写、略写)理清文章明线和暗线同是天涯沦落人(两条线索一明一暗)琵琶女(明)白居易(暗)京倡京官怨恨商妇琵琶声谪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旨句)文章结构及段意第一段:江头送客闻琵琶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歌女倾诉身世苦第四段:同病相怜伤迁谪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课后作业欣赏文章动人的音乐描写和精彩的环境描写,并分析琵琶女人物形象。
重闻琵琶青衫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