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二)二、(1)组成成分①干洁空气:N2:含量最大,生命体的基本成分。O2: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O3: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CO2:光合作用的基本物质;地面保温气体。②水汽:成云致雨的基本物质,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③固体杂质:降水的凝结核。(2)划分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3)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中间层、热层、外大气层)。分层高度分布(km)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中纬:10~12高纬:8~9千米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热越多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分层高度分布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平流层对流层顶到50~55km①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①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②大气稳定,利于高空飞行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③有利于高空飞行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能见度好,气流平稳分层高度分布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高层大气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①气压低,空气密度很小②80~500km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电离层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1)组成:按照各种水体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陆地水又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①海洋是主体,占全球面积71%。②陆地上的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沼泽水等都是其组成部分。咸水占水圈总水量的97%,目前人类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约为地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连续但不均匀的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