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尿囊素中文别名:5-尿基乙内酰胺、脲基醋酸内酰胺、脲基海因、脲咪唑二酮英文名称:Allantoin、Alantan、Allegron、Alphosyl、Alyonyldiurened、Cordianine、Egopsoryl、Sebical 分子式:C4H6O3N4 CASNo.:97-59-6 分子量: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无嗅无味生产方法:本品以乙醛酸、尿素为原料合成制得质量指标:(USP23) 含量(%)≥ 干燥失重(%)≤ 灼烧残渣(%)≤ 重金属(以pb计)≤10ppm 熔点:226-240℃包装:25公斤纸版桶 CASNo.:97-59-6 溶解性:溶于水,微溶于丙三醇和丙二醇,非常微溶于乙醇和甲醇,几乎不溶于矿物油,天空醚及氯仿理化性状:尿囊素纯品是一种无毒、无味、无刺激性、无过敏性的白色晶体,水中结晶为单棱柱体或无色结晶性粉末。能溶于热水、热醇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微溶于常温的水和醇,难溶于乙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其饱和水溶液(%)呈微酸性;。在PH值为4-9的水溶液中稳定。在非水溶剂和干燥空气中亦稳定;在强硷性溶液中煮沸及日光曝晒下可分解。适应症【适应症】局部涂搽,对手足皲裂有良效。编辑本段用法用量【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0-120mg,一日3次,饭时服;【不良反应】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 亦称乙醛酰脲或5-脲基乙内酰脲。广泛存在于烟草种子、甜菜、小麦芽、尿膜液等动植物界。在动物体内均由嘌呤碱基生成尿酸,人及其它灵长类或鸟类、陆生爬行类(蛭、蚯蚓)的排泄物是尿酸。但是在上述以外的哺乳类,尿酸是由尿酸氧化酶作用而氧化生成尿囊素后被排出体外的。从两栖类、鱼类到许多脊椎动物,因为存在尿囊素酶(allantoinase,),所以尿囊素可进一步水解生成尿囊酸。在具有尿囊酸酶(allan-toicase,)的动物中,在催化尿囊酸进一步水解生成乙醛酸和尿素后排出体外。星虫、海产斧足类(贻贝)、冠蚌、甲壳类(蝲蛄、龙虾)、螠虫由于存在脲酶,所以一直分解到氨的阶段才被排出体外。因此,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根据不同的生物种类而有不同的代谢阶段,据认为这是因为与动物的进化有关的酶消失的缘故(酶缺失现象)。编辑本段用途及生产工艺尿囊素是一种无味的白色结晶体,其熔点为226-240,在冷的水和醇中微溶,在热的水和醇中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明显增加,另外尿囊素为两性化合物,,,它具有弱的局部麻痹作用,,同其他一些水溶性维生素一样其集合自由基的能力和维生素C差不多,,其无毒性,无刺激性,、在医药方面:尿囊素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加快伤口愈合,软化角质蛋白等生理功能,是皮肤创伤的良好愈合剂和抗溃疡药剂。可用作缓解和治疗皮肤干燥症、鳞屑性肤疾患、皮肤溃疡、消化道溃疡及炎症,对骨髓炎、糖尿病、肝硬化、痤疮均有较好疗效。另外尿囊素也用作制作消化系统药品,可辅助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炎,慢性胃炎,肝硬化,糖尿病,骨髓炎和癌症等。 2、在化妆品方面
尿囊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