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指标法
本章要求
1、指标的基本概念;
2、综合指标分类;总量指标分类;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3、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重点是计划完成相对数计算)
4、平均指标特点、各类平均数的特点、计算方法;(重点是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5、标准差、离散系数的计算及应用。
掌握
1、相对指标的作用;表现形式;
2、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区别;
3、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
4、各种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5、标志变异度的作用;平均差的计算;
理解
1、总量指标计算的原则;计量单位;
2、各种相对指标的作用;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平均指标的作用;增长1%绝对值;
3、简单调和平均数计算、加权几何平均数计算;
4、正确运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5、全距、四分位差的计算;
了解
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概述
1、概念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如国内生产总值、产品产量、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
(1)反映国情、国力和企事业单位人、财、物的状况;
(3)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2)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指标,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工具;
2、作用
二、分类
(一) 按反映内容分
总体标志总量
(某数量标志的总和)
总体单位总量(总体中个体的数量)
注意:
同一总体,单位总量只有一个,标志总量可以有多个;
(二)按时间
状态分
时期指标:特点(流量)
时点指标: 特点(存量)
连续性
累加性
与时间长度直接相关
间断性
不可累加性
与时间长度无直接相关性
(三)按计量单位分
实物指标:以实物单位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
价值指标:以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
劳动量指标:以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
第三章(综合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