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编制说明一、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范围、施工设计图的要求以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编制。包括道路、排水、管综、路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应技术保障措施。二、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现有的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等内容进行编制的纲要。根据全套的施工图纸以及设计上的变动和合同要求,以本纲要进行补充和完善,并编制相应的质量、进度及安全计划指导现场施工。三、我公司对此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高度重视,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仔细研究图纸、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把握设计意图的前提下,成立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力求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四、本施工组织设计所选用的各种设备、临时用水、用电、埋设管线等已考虑了排水、道路各种施工的需要。五、本施工组织设计凡未注明计量单位的均为“mm”。第2节 编制依据一、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关于本工程的设计图纸。二、我公司对现场的踏勘情况。三、国家、省市有关市政工程现场标准化管理及文明施工标准。四、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施装备情况及管理制度。五、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第1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范围及规模本项目道路包括一号路、二号路、三号路。一号路规划为城市干路,位于城区北部,是石阡县的主要对外交通道路。北起水泥厂附近现状302省道,南至石材厂附近一号路与二号路交叉口,沿线与思剑高速匝道、二号路、三号路平交,下穿思剑高速。为原有302省道的城市规划范围段的改造升级,,为改扩建工程。二号路规划为城市干路,位于城区北部。南起石材厂附近一号路与二号路交叉口,北至大沙坝,与现状道路相接,沿线与三号路平交。,为新建工程。三号路为城市支路,位于城区北部。西起一号路(思剑高速匝道附近),东至现状道路相交,沿线下穿思剑高速,与二号路平交。,为新建工程。二、工程概况1、道路工程设计(1)设计标准本工程为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计算行车速度:一号路和二号路30km/h、三号路20km/h,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荷载:BZZ-100,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0年。1)平面设计:平面线形依据规划道路走向定线。一号路全线设置三个转点,圆曲线半径分别为150m、160m、80m。三个转点均设置加宽,圆曲线半径为80m处设置2%超高。二号线全线设置三个转点,圆曲线半径分别为90m、400m、220m。圆曲线半径为90m处设置超高和加宽,半径为220m处设置加宽;三号路全线设置三个转点,圆曲线半径分别为90m、400m、220m。全线不设超高,半径为90m、220m设置加宽。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用地标高、道路排水等问题。一号路全线设置两个变坡点,竖曲线半径分别为4000m、3000m。%,%;二号路全线设置七个变坡点,竖曲线半径分别为800m、3500m、800m、400m、600m、500m、800m。%,%;三号路全线设置四个变坡点,竖曲线半径分别为2500m、5000m、1000m、%。3)横断面设计:一号路道路红线宽度40m,横断面布置为:++++;二号路道路红线宽度24m,横断面布置为:++;三号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2m,横断面布置为:+7m车行道+。路面横坡:路拱形式均采用直线形,车行道为外向双面坡,%;人行道为向内单向坡,%。4)路基设计: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草皮、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容许含量的土。路基边坡,目前无地勘资料,填方边坡1:,挖方边坡1:(为便于计算道路沿线地块土方量,道路土方量场平侧按垂直放坡计算,无场平侧按自然放坡计算。)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5)路面结构设计车行道采用沥青路面一号路、二号路结构总厚度72cm,其中4cm(SMA-13SBS改性),8cm(AC-25C),40cm(5%水泥稳定碎石),20cm(级配碎石)。三号路结构总厚度55cm,其中4cm(SMA-13SBS改性),6cm(AC-25C),30cm(5%水泥稳定碎石),15cm(级配碎石)。人行道铺装结构为6cm(地方石材),2cm(水泥砂浆),15cm(C15砼)。(3)主要技术指导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级配碎石的单层铺筑厚度宜为10-12cm,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要求不低于96%,CBR值不小于80%。碎石应干净,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碎石最大
石阡县石材工业园区道路及场平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