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小事中的安全教育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平均每天就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安全第一”,这是大家的共识。学校教育把安全教育放在头等位置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的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建立安全制度是保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最重要的手段,开展好班级安全教育是关键,培养学生安全行为规范是目标。学生伤害离我们有多远?——安全隐患时刻在我们身边。班级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孕育着希望的开端,预示着未来的收获。青少年正值人生的春天,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首先,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难教。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并不比成人少,简单的说教无济于事,受社会习气的影响,学校教育常常在社会不良气氛中显得苍白无力。如何克服这些消极影响呢?从学生的日常小事入手,在小事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 从听到的小事中教育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我们要求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报纸、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如某学生在报纸中看到这样一则消息:福安市某中学一位年仅16岁的初三学生,无视“高压危险”的安全警示,爬上了离地面3米多高的变压器台架上方铁横杆捉鸟,结果被10千伏高压电击。经紧急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已致残。收集学生在体会中写到:我也曾经有爬上电杆拿风筝的想法,今天我听到了这件事,回想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可怕。 在看到的小事中进行安全防范教育。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口,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我们的学生收集了这样的镜头:放学铃声一响,班中四十多位学生蜂拥而出教室。一瘦小女生被拥挤的人群一挤,失去重心,侧身倒地,几个男生跨过女生而去……这样的情况就经常在我们学校、影剧院、集会时出现。我们的学生还收集到这样的镜头:河南省许昌县椹涧乡一中学发生一起初中生晚自习下课后因拥挤跌倒,继而相互踩踏导致5名学生死亡,数十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的重大恶性事故。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镜头,我们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不小心向这位女同学踩去了,后果会怎样?假如那时是全校集会(人多十几倍),这位女同学会怎样?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女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位女同学,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认识到位,提高了类似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意识。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们通过学生身边的小事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其次,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
注重小事中的安全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