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行为影响幼儿爱心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关于幼儿爱心行为的培养也是多角度、多方位的。从幼儿区域活动和饲养小兔两方面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心理学中寻找答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必须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地,让他能行使自己的权利、尽自己的义务、负自己的责任,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包办代替。一个对培养幼儿爱心行为有帮助的建议是:“无论幼儿园还是家庭,都要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所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战胜自己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就家长而言,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爱心行为的培养,首先,要求家庭具有良好的民主气氛。平时家长多向孩子讨论接触到的各种信息、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见解,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涉及伦理道德等问题的事例,引导孩子对社会现象独立做出正确的解释。其次,强调孩子的主题作用。瑞士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绝不是完全被动的角色,对一种现象,如果他心中原有的解释没有出现矛盾,他就永远不会接受新的解释。(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加强家庭教育 1、家长要为孩子作出爱心榜样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孩子是天真、幼稚、好模仿,因此在家中父母应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尊重长辈、关心他人;外出时遇有机会也要对他人付出爱心,如扶盲人过马路、帮老人扛东西、公交车上给年幼老少让座等。这样可以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正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人”。 2、 家长要结合日常生活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结合生活中的小事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如: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年人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看,奶奶年龄这么大,站着多辛苦,多累,给奶奶让个座吧”。当孩子表现出关心、呵护、帮助他人等爱心行为或为爱心行为作出努力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进行心理上的强化。这样,时间久了,习惯就成自然了,孩子会逐渐形成思维定势,爱心行为也将日益增多。(三)、教师应增强对幼儿进行爱心行为教育重要性认识,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1、有意识地选用爱心教育方面的教材。目前,有关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的专用教材、书籍很少,教师需付出努力,多方面阅读,充分利用已有的材料加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结合日常生活,创作适合幼儿学习、理解的爱心教材。 2、教育目标,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对幼儿的爱心教育目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心行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