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课件.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章 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第四章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
第一节沙漠化发生规律
第二节沙漠化的危害
第三节沙漠化防治技术措施
第四节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
第一节沙漠化发生规律
一、荒漠化、沙漠化、沙化的概念
二、风力侵蚀及风沙移动规律
三、沙漠化的成因
一、荒漠化、沙漠化、沙化的概念
(一)荒漠化的概念
(二)沙漠化的概念
(三)沙化概念
(一) 荒漠化的概念
1949年法国的奥布立维尔把非洲热带森林变成热带草原并最终演变成类似沙漠景观的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desertification)。
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上采用了“荒漠化”这一名词。
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是土地生物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和地表类似荒漠景观的出现”。
1993-1994年,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D) 确定荒漠化的定义为:“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公约”明确了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范围及“土地”和“土地退化”的定义。
干旱、-。
“土地”是指具有陆地生物生产力的系统,由土壤、植被、其他生物区系和该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生态及水文过程组成。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各类土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荒漠化”概念具有以下基本含义:
时间上,发生于人类历史时期;
空间上,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
实质上,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特定地域各类土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下降或丧失;
成因上,主要是由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造成的;
内容上,包括风蚀、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
后果上,导致土地生物生产量的减少,土地生产潜力的衰退,土地资源的丧失,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二) 沙漠化的概念
朱震达:“沙漠化乃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
杨根生等提出沙漠化是“在具有沙物质分布的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下,以风为动力,参与其他条件作用的一系列气候地貌过程”。
董光荣将沙漠化定义为“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董玉祥: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内由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
沙漠化概念的基本含义:
时间上,发生于人类历史时期;
空间上,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
实质上,是有时空等条件限定的一种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
成因上,是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内容上,包括风力作用下的土地风蚀、风沙流、流沙堆积、沙丘活化与前移等一系列过程;
景观上,是一个以风沙活动及其造成的地表形态为景观标志的渐变过程,最终大多形成类似沙漠的景观;
结果上,地表逐渐为风蚀地、粗化地、流动沙(丘)地等侵占,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和可利用土地资源的丧失等。
(三) 沙化(sandification)概念
“沙化”:
是指受外营力(风力、水力、重力等)作用地表组成物质中细粒部分损失或外来沙砾覆盖原有地表而出现的地表粗化过程。

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ujim20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