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耳熟能详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出了军民之间的情意,一首催人奋进的《红星歌》鼓舞着千万听众……邬大为,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走向歌词创作生涯,他的歌词作品,已成为人们心中宝贵的珍藏。邬大为,我国著名词作家,1933年生于杭州,1949年参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发表词作品800余首,论文50余篇。有220余件作品分获全国、全军、省、市级奖励。代表作品有《红星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村寨》、《北疆连着我的家》、《中国游泳队队歌》等。著有系列词集《北疆之恋》、《北疆之爱》、《北疆之光》、《北疆之情》。编著有大型辞书《歌诗韵谱》、《歌词技法》。专题激光唱碟、盒带《人民的儿子—献给邓小平的歌》《人间最贵是真情》《神仙住过的地方》。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赴前线演出,并三等功。1973年夏天,邬大为和魏宝贵应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之邀,为影片《闪闪的红星》写主题歌歌词。一年后,《红星歌》迅速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1981年,这首歌曲荣获全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被编入小学生音乐教材。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不久,邬大为冒着严寒和艰险来到前线,在采访战士时突发灵感,创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词。1984年夏天,蒋大为在沈阳体育馆演出时演唱了“桃花”。没有想到,从主持人宣布歌名到他演唱结束之间,有四五次掌声将歌声打断。在当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蒋大为又向全国观众演唱了这首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首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这首歌荣获了1987年全国“青年最喜爱的歌”评选一等奖。至今此歌已获解放军文艺大奖等十余种奖励。为此邬大为被军区荣记二等功。《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绽放事业的春天 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冬季,邬大为冒着严寒来到前线慰问。一天早晨,他问刚完成边境潜伏训练回来的战士:“最冷最苦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想的?”一位战士说:“我看到这里遍地是雪花,就像是看到了家乡满山遍野的桃花。想着这些,再冷再苦也不觉得了。”多好的战士,多高尚的情操啊!在他们的心中,雪花和桃花、边疆和家乡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想着想着,邬大为的灵感来了,一气呵成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词,后经与魏宝贵研究定了稿,又经铁源谱曲、董振厚首唱,很快在东北传唱开来。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蒋大为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听众纷纷来信表达了对这首歌的喜爱,很多人都在信中提到:“我的家乡也有桃花,这首歌写的就是我的家乡,听了格外亲切。”此后,李双江、阎维文、郁钧剑、葛军、刘斌等多位著名歌唱家都演唱过这首作品。至今,该歌曲已获得解放军文艺大奖等10余项殊荣,邬大为也因此被军区荣记二等功。说到这首作品的成功,邬大为感慨地说:“写歌首先要入情入景,只有想到才能写到;同时还要想着唱的人、听的人,只要抒他们的情、唱他们所爱,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受欢迎。”他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举例,“当时陈晓光和施光南就是跑到安徽小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绽放事业的春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