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导师姓名:读书报告报告名称:从万历年史窥探中国近现代落后症结导师评语:成绩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批阅人:日期::《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时间::《从万历年史窥探中国近现代落后症结》关键词:(3-8个)道德、法律、文官、体制文摘:(200-350字)《万历十五年》是作者黄仁宇的成名之作,其采用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主要叙及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史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物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作者意欲通过对这些人物及其事例的叙述以从侧面揭示明朝制度上的缺陷,并延续到近代落后的原因。基于作者观点,中国两千年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在于着重说明这一看法。该书深刻思考剖析了明朝社会,实际上也是整个古代王朝政治的缩影,其体制上的种种不健全也为中国近代落后与西方埋下伏笔。正文(3000字以上):《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黄仁宇先生是明史研究的大家,在《万历十五年》中他通过对明朝万历年间几位名士——张居正、申时行、史海瑞、戚继光、李贽的传记性铺叙,再结合明朝政治,分析王朝体制弊端,以映射中国近代落后与西方原因。在黄仁宇先生看来,“中国两千年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2016出版p4—5)诚然,这也许就是中西政治社会层面的根本不同点,即中国是所谓的“人治”,而西方则是“法治”。为仔细推敲其与中国近现代落后挨打的或明或暗的联系,笔者特意着重分析《万历十五年》第二章《首辅申时行》,从中可以窥视礼仪道德在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所占地为之重。而在此之前,笔者认为实有必要事先为中国社会所谓的“人治”予以解释,并分析道德的真正作用。其实,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就早已详细解释过中国的“人治”。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与其说中国是“人治”社会,倒不如说是“礼治”。因为西方的“法治”也并不意味着是法律本身的统治,只是依据法律而统治。在中国,则是依靠礼仪道德。这实际上与黄仁宇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2016出版p59)这是作者对中国古代社会客观现象的描述,并不代表本人认同的观点,恰恰相反的是,在作者看来,正是因为中国古代政府统治过多依赖于道德而忽略了法律的至高无上性才导致了中国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型迈向近代法治社会。我们强调不可简单粗暴地用道德代替法律,法律也同时不能代替技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道德,而是表明我们应理性地在国家治理中运用道德。如今现代美国在遵守宪法的至高无上性,用法律维持社会秩序的同时也会进行公民美德的宣传教育。因为毕竟应公民内心信念上的诚服比法律带来的效果更稳定持久。总而言之,在黄仁宇先生看来,道德不可代替法律,但可辅助法律以维持统治。讨论完“人治”及道德的作用问题,现在就不妨开始根据原文总结概括道德在中国古代体制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与中国近现代落后与西方的联系。本章主要以申时行为主角讲述了他执政期间所遭遇的问题并分析了首辅申时行的思想及性格。申时行是继任于张居正之后的一位转折式人物,他面临着张居正清算运动以及皇帝执政态度转变的种种问题,可以说申时行是身处于政治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他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而申时行的性格不同于前面几任首辅的强势专制,他更倾向于温和谦雅的协调式性格,他默默维系着“经筵”等传统仪式,并深信道德及臣民的信念对于中央巩固统治的重要性,他也作为妥协式人物调和着着君臣关系,即解决张居正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申时行也独具现实眼光,他深刻认识到文官这一群体对政策实施甚至国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团结文官这一群体,使其互相产生信任,方能巩固统治。同时他还揭示文官的“阴阳”两性。总而言之,也正是因为申时行对传统礼仪道德的维护,其自身的协调式定位及其对中国官僚体制的颇具代表性的解读使读者着重选取了《万历十五年》的第二章进行分析解读。传统道德的不断巩固体现在历朝历代的各种仪式性活动中。从古至今,各朝代都会举办许多祭天仪式,以表明皇帝的权力乃是上天授予,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也表明皇帝心系百姓、为百姓祈福的仁厚之心。而在明朝,同样也有祭天、亲耕等仪式,还有一种一个月三次的活动——经筵,这一仪式是为皇帝登极后听授讲师讲学的传统活动,其中的繁文缛节颇为繁杂,包括皇帝的座位乃至坐姿仪态都有严格要求,且特别的是,九五之尊的皇上在经筵期间也会受制于各种礼仪规范,如不可当场向讲师提出质疑,即使是讲师自身问题。这边反映了在传统儒家思想道德下,即使贵为天子也受制于尊师重道的种种道德观念,由此可见传统道德在古代社会中地位之重。经筵实际上是一种仪式性的表率,目的是以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377683120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