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幼儿教育随笔:幼儿胆怯懒惰心理的形成.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幼儿教育随笔:幼儿胆怯懒惰心理的形成幼儿教育随笔:幼儿胆怯懒惰心理的形成在多年的幼教工作中,我常常发现,有的幼儿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碰到困难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老师一问话,不是哭就是不敢作答,怯于表现,有的幼儿不敢与人单独交往,不肯独自睡觉,在大家面前更不敢表现自己。在集体活动中,他们特别胆小,总是充当”听众”或”观众”的角色,一旦让他们试试,立刻就紧张的愁眉苦脸,低头不语这类孩子平时做事总是小心、谨慎,惟恐自己成为别人笑话的对象,为了避免失败,他们宁愿放弃尝试。长此以往,这类孩子就变的胆小、畏缩、孤独、懒惰,难以适应环境,严重妨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担心,这样的孩子怎样适应未来快速发展、竟争激烈的社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胆怯”,它是幼儿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所表现出的一种忧虑反应,这种反应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造成这种胆怯、懒惰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长舍不得让孩子独立做事。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不管孩子做什么,总是时刻提醒孩子这个要小心,那个要注意,不断反复地说,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比如,孩子爬滑梯,家长会急得大叫:“这里太高,自己不能爬,那里手抓不好,不能下,万一摔伤了身体、擦伤了脸怎么办?”再如,孩子洗手,是很平常的事,只要教会孩子们洗手的方法,他们就很乐意洗手,因为孩子们很喜欢玩水,可是家长不放心,生怕他们弄湿衣服,弄翻脸盆,不让孩子自己洗,事事由家长包办,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渐渐变得不敢也不能独立做事,缩头缩脑,逐步养成了胆怯懒惰的心理。第二,幼儿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有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常常把孩子安置在家中,独自玩耍和游戏,仅与家中的几个成员交往,这样,长期的单一刺激

幼儿教育随笔:幼儿胆怯懒惰心理的形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ddou0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3-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