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解答中考语文对联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解答中考语文对联题?          江苏省东台市四灶镇中学  史亚军请看2005年吉林省语文中考试卷中的一道语言运用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                   这是一道典型的对联考查题。该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对联知识简单了解程度,又考查了学生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而且还关注了国家大事。这是一道很好的语言运用题。真是一举三得。 笔者认为,要想准确作答对联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简单了解对联常识  理论指导实践    对联,又称对子,极讲究对偶,上下两句,字数相同,长短相当,形式整齐,节奏和谐。对偶,要做到词性相对,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虚词包括连词、副词、助词等,即连词对连词、副词对副词、助词对助词。各个词类又分属不同的事类,名词事类最细,易对。最工整的对联是两个相对的字属于最小意义范畴,不能再分了。如天与地、日与月等。在词性相对、事类相通、句式相同的情况下,上下联的意义一定要有变化,或相关相承,或相辅相成,或相为因依,或互为表里。总之,意义要防止重复单调,要力求变化多端,引人入胜。但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学生能做到宽对、活对就行了。至于平仄方面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例如:2005年江苏省镇江市语文中考试题第(3)题 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西游记》: 《水浒》: 此题中所给的上联分两部分,前面为由两个主谓短语并列而成,后面为一个主谓句。因此,在应对下联时应形式相近、字数相等意境相似。可以对成《西游记》:降魔伏妖,悟空荡平取经路     《水浒》:替天行道,宋江义结众好汉 其次 加强文化知识积累   提升文化品位  语文学时。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习语文。要想加强文化积淀,增强应对能力,就必须饱读天下书、感悟世间情、评判万物理,努力做到广泛阅读、仔细品味、强化记忆、灵活运用。 广泛阅读  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徜徉书海,可与文人墨客谈浪漫与现实,可与文臣武将研文韬武略,可与丹青高手赏赤橙黄绿青蓝紫,可与音乐大师听1234567……徜徉书海,可游览世界各地,领略风土人情;可会晤古今名士,畅谈人生感悟……仔细品味  在广泛阅读之后,要及时含英咀华,感悟人生哲理,品味世情冷暖,高看历史转折,赏析美文奇景……强化记忆  朱熹曾曰: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因此在阅读与品味之后,要强化记忆,储存在充满智慧的大脑中,用时信手拈来,不费工夫。灵活运用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阅读、品味、记忆之后,有米在库,还愁米不熟饭不香吗?上下联系,左右兼顾,灵活运用,浑然天成。例如:2005年河南省语文中考试卷第(8)题   张军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  下面(1)(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1) 下列对联写

如何解答中考语文对联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3-12
最近更新